梦断紫禁城采石场后续,梦断紫禁城打乞丐

首页 > 电视剧 > 作者:YD1662023-11-05 13:30:12

梦断紫禁城采石场后续,梦断紫禁城打乞丐(1)

这是工厂当年的老照片

这是工厂大门当年的老照片

刚刚追完网上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漫长的季节》。久久不能平复,感觉有话要说。一个重要的原因,我就是“桦林人”的后代。

这是我第一次在电视节目之外看网剧,还追了十二集。根本原因就是桦林这个地名。上个周末,在外地工作的孩子回来休息,告诉我说:网上有一个热播剧,说的是桦林的事,你去看看,是不是我爷爷工作过的那个桦林?

于是我让他帮我在网络上翻出这个剧看。开始只是想确认一下是不是那个桦林那个地方。但是,我居然一连三个晚上把十二集全看完了。最后我的结论是:不是桦林,但就是桦林。

其实,网上的人说得已经很清楚了,首先这个剧是在云南的一个钢铁厂拍的。根本不是桦林镇的空间与场景。其次,网上的人用历史事件还原比对的办法证明,这个地方更大的可能是吉林通化钢铁厂,或者是辽宁鞍钢,再或者是吉林市,也有更多人说是哈尔滨,因为那里一再说是道里、道外这些独特的地名。每一个网友都列出大把的证据,网上都有,我就不说了。再次,虽然牡丹江市有一个叫桦林的地方,但是那里只是一个镇,不是一个市,而且只有一个橡胶厂,而没有钢铁厂。很大的可能这个故事不是发生在桦林。

但可是,可但是,东北只有一个叫桦林的地方,那就是牡丹江的桦林镇。虽然没有钢铁厂,但是桦林有一个当时号称全国第一橡胶的万人大厂国营桦林橡胶厂。最辉煌的年代,数位国家*都来过这里视察。

梦断紫禁城采石场后续,梦断紫禁城打乞丐(2)

这幅油画中,大家至少能够认出两位大领导

这幅油画中,大家至少能够认出两位大领导

更加让人相信的是,故事里表现的,无论是曾经辉煌一时国营大厂的*原因剖析,还是那一代老职工对于工厂变迁的无限失落与纠结,也包括第二代人梦断青春后的反叛与罪恶,甚至好人不得好报的锥心之痛,还有时代摧毁了几代人关于人生追求的道德伦理与价值观的幻灭感,都让我感觉到,真实地穿越回了那个时代去反观自己和上代人经历过的人生。更不用说,几位东北主力演员精心雕刻出的东北语境、神态与心态。

所以,我特别坚信,这地方就是我身边和我有着血脉联系的桦林。

也所以,我想说,我们不用特别纠结原本真实的原型是哪里。因为,它也可能是辽宁,更可能是吉林,还可能是哈尔滨。编导们写的演的就是全东北在那个时代中,这个城、那个城的变迁,那个时代的这个或者那个甚至所有的国营企业的透视,那个时代,你家、我家、他家的无助、无奈与心酸。

正因为这些,我确信那就是桦林,是我父母工作、生活过的工厂与城镇。是值得我回望和思索的地方。

我的父母是解放后从山东老家青岛闯关东到的东北。估计也是为了土地与生计。据现在94岁还健在的老妈回忆,老爸刚刚到东北的时候,是跟着妈妈的一个远房叔叔学成了木匠。先是进了牡丹江市城西的一个兵工厂做工人,后来被借去援助城东二十公里外桦林镇的桦林橡胶厂扩建,并被留了下来。后来我妈妈也进了橡胶厂食堂成了一名工人。据网上资料,这个橡胶厂是1938年在沈阳建厂,1950年搬迁到了牡丹江桦林这个小地方。但是地方小不影响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国营第一橡胶厂。

我对当年橡胶厂的记忆,就是两张老照片。一张是当年爸爸参加民兵连训练时的合影,是我唯一一次见到爸爸背着枪非常英武的样子。之后的记忆就都是一个满身汗水的农村老头的形象了。

梦断紫禁城采石场后续,梦断紫禁城打乞丐(3)

我老爸当年还是民兵团独立连的战士

老爸当年还是独立连的民兵战士

另外一张是妈妈和食堂员工的合影。当时妈妈和其它女职工一样烫着大波浪的头型站在第四排,还真有点城市女性的浪漫味,和后来愁眉苦脸农村老太太的形象怎么也拼不到一起。

梦断紫禁城采石场后续,梦断紫禁城打乞丐(4)

老妈当年居然还当过节约运动集体标兵

之所以一再说农村老头儿或者老太太的印象,是因为我小时候和桦林橡胶厂没有任何关联,而是后来我家下放到农村后在一个叫朱家沟的小山村里出生的。

从城里的国有企业职工下放到农村做农民,这事发生在1962年。估计是和1960年开始的所谓三年自然灾害有关系。但奇怪的是,妈妈说,我爸爸是工人没有资格下放。我爸爸是抢了人家干部的名额主动下放的。据说,下放后的第一年,厂里还来了二三批人,给爸妈盖了一个小房子,并且劝爸爸如果二年内想开了,还是可以再回去橡胶厂上班的。后来爸爸两年内没有回去,人家就再不来了。

当我问妈妈,工厂为什么对于下放工人那么好时,妈妈说,当时我爸爸是工厂的八级木工。算是当时厂里木匠里的最高水平了吧,全手工的年代,工厂干活还是需要的工匠的。我很感慨六七十年前,国家刚刚搞国企时,对于工匠的尊重与关爱。但是这一切爸爸都没有把握好。所以,也连累妈妈和我的六个哥哥姐姐一起失去了进厂当国营工人的机会,甚至有四个终身做了农民。

更为糟心的是,爸爸自己说漏嘴,被人家知道了我的舅舅在解放前夕跟着老板去了台湾岛做生意。于是WG开始之后,老爸被五花大绑当作“台湾特务”家属上台批斗挨打。说实话,在山沟沟里找到这么一个外来的“典型”还真的不容易,村支书很高兴,省得批斗本地人下不得手了。

后来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许多被下放的人都平反回厂了。妈妈就催促爸爸也回去找找,如果能够回去桦林橡胶厂,至少还能给儿女们接班找个稳定的大厂工作。和电视剧里王阳妈妈一样,当时这是许多家庭梦寐以求的事。但是,爸爸坚决不去,妈妈自己回去问明白了:爸爸不是干部,也没有被打倒,不存在平反的问题,而且作为工人他是自愿下放的,就和现在的主动辞职一样,没有机会回厂了。于是一家梦碎,多少年都没有好心情。妈妈经常抱怨爸爸害了一家人,爸爸经常喝酒发脾气。1991年,仅仅六十一岁,爸爸就因为喝酒两次脑出血去世了。说起来让人唏嘘人生,我一直也没敢问,他对自己的人生后悔了没有?那一年我刚刚大学毕业,从新分配工作的单位借了二千元钱,回家把老爸的后事办了。

不过我倒是没怎么替老爸悲哀。记忆中老爸总体看还是一直与命运抗争的一个顽强的人。他不仅是高级木工,还会画图纸建房子。后来在我五岁的时候,我家从山沟里搬进了县城。爸爸虽然还是农民,但已经是城郊村里唯一懂建筑的人,带领几十个村民到县城承包工程为村里挣外快了。

印象中,1975年前后,老爸就带着年龄大一点的哥哥姐姐盖简易的房子卖了。石头是自己到采石场打了拉回来的,砖是到砖厂废品堆里捡的,房架子和门窗用的木料是他带两个哥哥去山上伐的。多少有点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味道。记得其中一套房子卖了750元钱。当时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不知道他这种算不算最早的房地产开发?因为差不多二十年后,我毕业工资也才有56元。

虽然到了农村,但是我并不认为我们小时候是当地特别穷的人家。因为爸爸喜欢读书,他经常有许多办法挣钱。比如带领我们上山割梢条编筐卖给当地果树场秋天装水果;春节前还做一些儿童手提的木框玻璃灯笼,让我们到县城街上去卖。

爸爸还在自留地里和房屋前后开辟出菜园,照书上的办法种植各种应季蔬菜,总是比别人家的高产,到集市上也能卖更多的钱。最多的时候,家里种了近一百亩地。所以感觉我们家一直有饭吃,有衣穿,过节有肉吃,过年还要*一头猪。后来老爸去世后,这些地就平均分给了两个哥哥种。所以,他们的日子也没有特别穷。

而妈妈则经常从附近村屯农户家收购了鸡蛋,再用两个水桶一前一后背着,坐火车到他们曾经工作过的城里集市卖掉,每个鸡蛋挣一到二分钱。我四年大学的学费,就是妈妈这样挣出来的。

后来我大学毕业分配了工作,就在爸妈曾经工作过的城市。工作的原因,我也多次去过他们曾经工作过的桦林橡胶厂。我差不多是看着这个厂继续辉煌了一段时间,也看着这个厂被市场竞争因素,以及和《漫长的季节》中类似桦钢一样的管理不善原因一步步走向衰落。现在已经变成了外资控股的上市公司。我对那个厂子至今最深的印象,就是厂里有一个速滑队,队里出了一个滑冰世界冠军王曼丽,2017年还成为十九大代表。这也是我印象中,这个厂子唯一值得骄傲的地方。

不过,我有的时候也会庆幸老爸去了农村,我自己没有生在这个桦林小镇,没有机会进这个和桦钢一样当年全国敢喊中国第一的国营橡胶大厂。如果我留下来在这个镇上,或者就算是进了这个厂,我可能连王响都没资格做,也许只能是龚彪或者儿子王阳后来的命运了吧?

正因为是到了最底层的农村,绝望之中才生出希望,就像是当下股市、房市常常希望的那样,触底了,才有机会反弹。在恢复高考后的年代,我和我最小的姐姐,拼了命考上大学。这才真正改变了老爸当年选错路形成的命运。

说实话,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只有老爸有机会当了工人,还一时冲动丢掉了。我特别尊重中国的农民,他们吃得了苦,认得了命,忍得了辱,受得了罪。当之无愧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但是我真的怕当农民,我怕自己一辈子就刨那么一小块土地,最后刨出一个坑,累死后一头栽进去,又是一座荒冢。所以我在自己睡觉的床头上贴了一个字条:不上大学就种地。每天最困的时候,只要睁眼看到墙上的这几个字,我马上就吓醒了,有时早上三点就起来背课文。于是我考上了大学。

我最小的姐姐比我更加刻苦。有的时候被妈妈抢过手里的书扔进灶堂里烧了,她抹一下眼泪,干完老妈安排的活儿,还是去读书。她更怕像更大的几个姐姐一样,被嫁到偏远的农村,一辈子喂猪生孩子,走不出那个山洼洼。所以,最后她努力考上了不用花钱的军校,成为一名光荣的军官。我印象最深的是她把自己发的羊羔皮毛衬里的军大衣寄给我,我就是靠着这件温暖的军大衣,度过了冰城哈尔滨四年的冬天,一直到大学毕业。

我猜,龚彪读的桦工大,就是离我读大学不远的哈工大。现在也是一流大学。所以,我更加为龚彪那一代人伤感。他们美好的理想与信念,被现实击得稀碎。我也庆幸我自己,因为实在是看懂了曾经做为共和国骄傲的桦林橡胶厂,也就是所谓桦钢这类国企的命运,所以通过考大学离开了农村,又通过人才流动,义无反顾带着老婆孩子到了南方。最后把孩子送出国读书,做了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所以,我们都感谢改革开放的时代,让我这一代人有重新出发的机会。老爸从山东到了东北的桦林是为了求生存;我从东北跑到南方是为了带着孩子走出大山;孩子再去到更远的地方读书,是为了给小北这一代年轻人一个放飞自我的机会。我们既不抱怨过去,也不悲观未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

我命运的改变,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被哥哥姐姐们拿来激励他们的儿女。他们也都以这个舅舅或者叔叔为榜样,拼命学习或者做事,努力走出他们并不富裕的小山村。到现在,我的四个姐姐和两个哥哥都离开了家乡,有的是部队转业去了另外的城市,有的是跟着自己的儿女到了其它城市。和电视剧里许多人物比,我们虽然到了农村,命运还没有那么让人伤感吧?

剧情的最后,历史的王响与现实的王响互相穿越了一下,曾经绝望到去卧轨自*的王响,如今却特别能够勇敢面对现实。他告诉历史的王响也是告诉我们所有人:向前看,向前看……

是啊,不管遇到了什么,要想活下去,就必须坚定地想着:明天也许就是今天的希望……

梦断紫禁城采石场后续,梦断紫禁城打乞丐(5)

现在的桦林镇老人在冬天的暖阳下打牌(朋友拍的)。也许他们就是王响的几个老哥们。祝他们幸福。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