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电影真实感强,电影金陵十三钗镜头分析

首页 > 电影 > 作者:YD1662022-12-03 13:13:02

金陵十三钗电影真实感强,电影金陵十三钗镜头分析(1)

电影的最高境界是提炼人性,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并末展现腥风血雨的战争,而是探寻了战争中处于残酷境地的各类人物的心灵,并在这种残酷中为人性丰富性的展示提供了一个机缘。教会学校的女学生,神父,受伤的士兵,逃难的妓女等各色人物在抗日战争这一时代背景下和狭窄的教堂空间中共同生活,由彼此隔阂、争斗进而在共同的人性上唱出一-曲残酷境遇中的人性之歌,完成对人性的教赎与升华。

金陵十三钗电影真实感强,电影金陵十三钗镜头分析(2)

在南京大屠*的战争背景下,以玉墨为代表的秦淮妓女,与教会女学生在极度紧张的矛盾对立中逐步完成着堕落与纯洁的转化,在人性与尊严争取的过程中,引发了一场对人性的思考。国难当头,秦淮妓女,浓妆淡抹,喝酒做乐,仿佛眼前发生的一切与他们毫无干系,与神圣纯洁的教堂以及清纯脱俗的教会女学生品得格格不入。直到日本兵闯进教堂后,这种关系才得以被打破。在面对生死考验之际,玉墨等秦淮女人选择了死亡,正是由于这种大无畏的选择,使观众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取向。在人性与争取尊严的过程、堕落与高尚之间,进行着悄然的转化。危难面前,她们保护了女学生,保护了人性中的善与纯真,人性中对美好的向往与渴望以及内心深处的善良与高傲。与此同时,人性也经历了又一次的拷问。

金陵十三钗电影真实感强,电影金陵十三钗镜头分析(3)

除了对人性的堕落与纯洁的拷问,影片中的中国军人和日本兵也不得不引发观众对善良与丑恶的人性之思,正是这种人性之思展现出在非人性的战争中催发出的人性中在正常状态下被压抑的无耻兽欲,进而体现了人性的善与美在战争中与潜藏在人性中兽性的对抗。在影片中以李教官为代表的中国军人,原本可以逃命,但是当他们看到日本兵虐*女学生时,果断下令“打”,直至掩护女学生顺利进入教堂。为了不让兄弟白白牺牲,他以一敌万,血肉之躯,浴血奋战直至牺牲。面对金陵十三钗的讽刺挖苦,他只是留下照顾兄弟的嘱托,独自投入新的战斗,中国军人的悲悯情怀和高贵品质得到淋漓尽致的凸显。与此对立的日本兵则是被道德所抛弃,是一种物化的工具。以中佐、大佐为代表的日本兵,在别人国破家亡之际,要求女学生为他们去庆祝。无论是中佐的粗鲁、狂妄、残暴,还是大佐的“一腔诚意”,无不体现了日本兵的卑鄙和丑陋。

金陵十三钗电影真实感强,电影金陵十三钗镜头分析(4)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的多面性和丰富性,影片通过约翰恰如其分的诠释了人性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具有的所有张力和深邃的内涵,并对个体进行了拷问。一个只有在喝醉酒才会说祷告词的殡葬师约翰,在目睹日本兵对教堂女学生和无辜百姓的蹂躏后,他的良心受到了拷问。于是他摒弃了一个人逃走的的机会,继承了神职的使命,保护女学生,寻找走散的金陵十三钗,帮助他们逃跑。从一个嗜酒如命、沉迷女色、聚敛钱财的假神父到一个甘愿为了人类存亡献身的道德英雄,在特定的情况下,完成了对自己人性的救赎。与此同时,国界的界限已经渐渐模糊了,人性中的“善”战胜了人性中的“恶”。

金陵十三钗电影真实感强,电影金陵十三钗镜头分析(5)

电影《金陵十三钗》中,无论是作为风尘女子的秦淮女人,还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学生,又或是沉沦于世俗中假神父以及做过汉奸的父亲,都在枪林弹雨中折射出最复杂的人性。人性的堕落与纯洁、善良与丑恶,亦或是复杂与丰富都在战争的阴影中慢慢浮现出来,并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和洗礼,使人性得到了升华。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