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烁
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大家已经很熟悉了,类似以“三”开头或者名字中有“三”的故事其实还有很多,比如三打白骨精、三顾茅庐、孟母三迁等,为何这些故事里都用到了“三”?这给我们什么启发?
我们先做个游戏,假如故事变成这样:唐僧师徒到了火焰山,到处是火过不去,孙悟空就去借芭蕉扇,铁扇公主立刻同意了,师徒四人顺利过了火焰山。故事这样写有意思吗?当然没意思!文似看山不喜平,我们喜欢看的是矛盾、冲突,喜欢看主人公如何想办法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过程。事情过于顺利了就平淡无味,读者读着读着就犯困。只有故事里出现冲突的时候,读者才会觉得有意思,才会立刻被吸引。那我们把“三”换成“一”,一借芭蕉扇,这会给人什么感觉?不过瘾!没意思!如果冲突只有一次,又很容易就被解决了,那这个故事还能吸引人吗?孙悟空去借芭蕉扇,铁扇公主不同意,孙悟空就和她打了一架,把铁扇公主打败了,铁扇公主不得不交出芭蕉扇,师徒四人顺利过了火焰山。这样写虽然比第一个故事好一些,但还是很难吸引读者,很难让人印象深刻,因为冲突太少了,化解的又太容易了,读者还没看过瘾故事就结束了,让人意犹未尽,很不爽。
但如果我们把“三”换成“九”,那又会怎么样呢?九借芭蕉扇,这样冲突足够多,困难足够大了,读者肯定会喜欢吧?也不会!为什么?审美疲劳。我们六点钟打开电视,都看到十二点了,可孙悟空还是没有借到芭蕉扇,观众肯定怒了:“这火焰山到底还过不过了?还让人睡觉不?”孙悟空一次次失败,慢慢观众就容易失去耐心,同样因为借扇子的次数太多,作者在写冲突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内容上的重复和雷同,也就是说,写坏的风险在急剧增加。在阅读的时候,读者一旦发现重复,也会立刻失去兴趣。换句话说,一旦选择写九借芭蕉扇,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通过这几次改编,我们就明白为何吴承恩选择三借芭蕉扇了。三借不多不少,刚刚好。既让冲突足够多,在解决冲突矛盾时可以足够彰显孙悟空的机智勇敢和百折不挠,突出了主题,同时,在读者感到厌倦前借到芭蕉扇,也不会让读者产生审美疲劳。这给我们平常写作文的启发是什么?是的,写文章最好做到一波三折讲故事,这样写,既可以充分表现主题,同时又能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当然,我们说的“三”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每次写作一定要写三次冲突,如果考试的时候,留给我们写作的时间不太够了,字数也要求不很多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只写两次冲突;如果写作时候很充分,字数也要求比较多,我们完全可以写三次、甚至四次冲突,这个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关键是我们要理解一波三折的内在含义,掌握好充分表现主题、吸引读者阅读这个总的写作原则即可。
下面我们以一篇作文为例,看看小作者是如何做到一波三折的。
我没玩口罩
“安一晨,上课不要玩口罩!”老师突然扭头瞪着我说,眼睛里满是怒火。正在认真听课的我一下愣在那里,脑袋里一片空白,脸上也感觉一阵阵发烧,老师怎么会这么批评我呢?
我忽然想到,我前边的杨晨放刚才从桌洞里拿出来口罩,然后把口罩上的皮筋套在自己的手指上,弹来弹去的玩,老师肯定是看到了,我们的座位前后挨着,我俩长得又很像,不止一个同学说我们俩长得像了,老师肯定是把他错看成我了。天哪!这可真冤枉死我了,想到这,我很想立刻举手告诉老师,就在我准备举手的瞬间,却发觉老师的眼睛正盯着手里的课本,嘴巴一张一合,不停在讲话,如果自己这时候举手,打断老师讲课,似乎很不礼貌,而且还耽误了全班同学的听课,想到这,抬到一半的手臂又慢慢放了下去。
前边的杨晨放还在摇头晃脑的,那脑袋,圆滚滚,黑黝黝,很像一个足球,真想上去踢一脚。看着他的背影我就来气,他肯定在偷笑呢,真是气死我了,凭什么让我来当他的替罪羊?我又想举手了,只想等老师讲课的空隙,赶紧举手告诉老师。但我突然又想到,如果真的告诉了老师,杨晨放会怎么想呢?会不会把我当成爱打小报告的人呢?以后肯定也不会再理我了,一旦举手,就永远失去了一个朋友,这代价也太大了。唉,算了吧。
可我被批评了啊,还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被批评了,而且还是冤枉的!真是不甘心啊。这时,老师的讲课刚好暂停,正在准备布置作业,我一看,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刚准备举手,又忽然感觉哪里不对劲,离刚才的误会已经过去十几分钟了,我现在才举手说这事,老师和同学们会不会以为我是个神经病?那损失可就更大了。唉,自认倒霉吧。
老师,请你以后批评同学时,一定要看仔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