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坡是什么坡,马坡在北京的什么位置

首页 > 房产 > 作者:YD1662022-12-29 16:05:00

由于大荔有洛河神龟的传说,龟又是灵(麟、风、龙、龟)之一,是长寿、异灵的象征。在筑城时,便将县城建成龟形,取福寿久远、祥瑞永恒之意。南门为龟头,吸吮洛河之水。城楼上面南有两个圆洞是龟的两只眼睛;北门是龟尾,城楼上面有一个圆洞是龟肛门,城外的宝塔是龟的尾巴;东南门是左前爪,由于龟爪弯曲,所以修了两个门洞,中间有个小瓮城;西南门是右前爪,也是两门洞,有个瓮城;左后爪伸出去是东北门,两个门洞一个瓮城;右后爪蜷缩回来是西门,爪尖伸向正西方,两个门洞一个瓮城,正东正西。由于后爪蜷缩,所以城墙西北方弯了回来,没有城角。整个城象一个正在爬行的神龟,其造型惟妙惟肖,可以说是我国城建史上的独一无二奇迹。

据《重建同州府城记》载:“城长一千三百六十八丈(旧制一尺折市制一尺零五分),高三丈五尺,基宽二丈八,顶宽一丈八尺。为炮台者四十有八,为门者六,为月台者六,为城楼月楼者十有二。东南角魁星楼一,西北角文昌阁,排墙宇墙各一,女墙三千一十有六,上城马坡六,坡水道六十有二,栅栏门楼一,南城顶龙门一”。(折合:城周长4.8公里,城墙高13米,城墙底宽9.8米,城墙顶宽6.3米) 城内街道呈棋盘状,以东西南北大街为轴心,各条小巷东西南北通直,分布有序。一直到解放初,历经数百年,城内巷道有变化,建筑有增减,但其框架、格局一直未大变。

马坡是什么坡,马坡在北京的什么位置(5)

县城街道,最早见于明天启五年(1625)马朴编撰的《同州志》:“集市在城四街与西关”。清雍正十三年(1735)县城街道有所扩展。现西大街十字原为正十字,向东为正东街,向西为正西街(现统称西大街),向北为正北街(后改为府门前街),向南为正南街(后改为粮食集街);现东大街西段过去为老东街,南大街北段为新开南街,北大街南段为新开北街;东库道、西库道皆为商贸集市。民国二十五年(1936)县长聂雨润筹组市政建设委员会,负责拓宽路面,修饰门店。先西街,后正东街,再新开南、北二街,学门前街。路面宽八米。到1949年解放,大荔城已有四条大街,六十八条巷道,号称72条街道。1929年,军阀混战时,城墙的西北角被炸塌毁。解放后,城内群众拆墙取土打胡基、填城壕、建庄基,几十年间逐渐将城墙夷为平地。

解放初,由于经济不发达,县城呈原样没有变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县城建设也开始了。1974年,崔家巷居民迁到东排碱渠东沿,拓宽了东大街。1978年,相继开辟了东环路和北环路。1987年,拓宽改造了西环路与西库道。进入九十年代,我县城区建设步入鼎盛时期。1990年拓宽了冯翊路。1993年,拓建了南环路(将老南街、集圣西巷、集圣东巷、红楼南巷、东关拓宽而成)。1994至1995年又拓宽了东库道、县庙前及司令部街东段。1996年至1997年云棋路、西二环全线贯通,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也开始拓宽改造,修建同州广场。进入二十一世纪,县城建设进入快车道,尤其是近几年,县城建设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移步成景,大家都是亲眼目睹,在此不再赘述。

马坡是什么坡,马坡在北京的什么位置(6)

城内大型建筑增添: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同州知府俞卿重建“钟楼”(位今县政府门前),高十余丈,宽九丈。专人按时击钟,声闻全城。乾隆五年(1740)增修“常平仓”。二十五年(1760)创建“丰登书院”(原址人民剧院)。民国二十五年,(1936)冯钦斋重修文殊塔。这些建筑物一直保存,直至解放。1958年,县政府投资修建了两个露天蓄水池(莲花池、双涝池)、工人俱乐部、南门口楼牌。1959年,投资27万元修建大荔县剧院。1965年,投资8万元修建大荔县电影院。1970年,建成自来水站。1982年,投资76.9万元,修建“荔北调水工程”,从许庄农垦接通蒲城温汤地下水源,日供水3000吨。1983年,修建政府大楼。1984年,又投资70万元在原址重新修建电影院。1985年,修建县医院门诊楼。1985年,开始将段家矿泉水引入城区。1989年,开始供水。1988年,修建县委办公大楼。1990年建起了电视塔.。此后,大型建筑数以百计,大家有目共睹,恕不赘述。

马坡是什么坡,马坡在北京的什么位置(7)

大荔老城区街道名称(解放初)南大街、北大街、东大街、西大街、新开街、府门前、粮食集、司令部、学门前、老南街、三合前巷、三合中巷、三合后巷、迎祥闾、庆余巷、新开巷、仁厚里、仁厚里西巷、东库道、西库道、刘家巷、耳朵窟窿、西关、李家巷、马家巷、文庙巷、文庙后巷、郗家巷、屈家巷、西学巷、城巷子、三义西巷、三义东巷、亦陋西巷、亦陋东巷、奓巷、县庙前、姚家巷、洞豁、云棋北、云棋南、二圣巷、双碑楼巷、赵家巷、四喜巷、福寿巷、崔家巷、桃园里南、桃园里北、穿心店、东小巷、西小巷、集圣东巷、集圣西巷、东关、市场北、市场南、高家巷、牛市巷、新民巷、杨家巷、贠家巷、眭家巷、龙窝巷、红楼南巷、红楼北巷、平民巷、太平北巷、太平南巷、太平西巷、南门里、北门里。

大荔城内已消失的古建筑同州宫(原址现洛滨大道西段)、兴德宫(城内地址不详) 、万寿禅院 (文殊塔处)、般若寺(原址城关中学)、金塔寺(城关中学东)、丰登书院(县剧院)、冯翊书院(大荔中学)、钟楼(县政府门前)、老爷庙(仁厚里学校)、娘娘庙(东环路南,原物资局)、孔庙(学门前小学)、双双戏楼(仁厚里小学南边)、城隍庙(原公安局)、观音庙(云棋路北口)、关帝庙(红楼北巷)、古红楼(红楼巷)、三义庙(三义东巷)。

马坡是什么坡,马坡在北京的什么位置(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