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百亿级”公立医院预算收入来源
有的地区限制公立医院次均费用增长,因此医院预算报告中的数字,往往会参考医院前一年的营收、既往增量、地区考核浮动等。
一位公立医院总会计师王磊(化名)告诉八点健闻,当年发布的预算,其实是前一年的底稿草案,“每年的预算和实际情况会有一些变化,但大数比较接近。”
因此,一家医院的预算收入,更像医院对接下来一年的计划和预期。
从另一个视角看,贺滨认为,公立医院作为准行政机构,在某种程度上,预算报告也可能成为医院调节上级管理机构的预期,对上级领导的“向上管理”、并在其间寻求平衡的一种工具。
2023年,华西医院财政拨款收入预算占总预算比为14.08%,为“百亿俱乐部”里最高。“财政拨款成分很复杂,有的包含基建和设备,还有重点学科之类的。”朱兆军说。
“国考优等生”北京协和医院,也在预算数据中展现了其身处“帝都”,作为老牌大医院的强势。在2022年预算数据中,北京协和医院的财政拨款占比为8.84%,仅次于华西医院。
一些人发现,自己去协和医院看病,医生的处方、药物使用似乎也更规范一些。“协和不太追求在每个病人身上赚多少钱,因为它可能还有很多国家项目等各种研究科研的收入。而那些没有这种条件的医院,或许就只能努力从医保基金和患者身上挣钱了,”贺滨说。
东北、华东、浙江……百亿医院风格大不同这些“百亿俱乐部”成员们,细分来看,风格不一,各有所长。
有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一众包揽当地资源的名院;也有增速明显,在细分领域各显神通的“新贵”。
一些交叉分析的指标,突出展现了各医院的特色: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下称“吉大一院”),在一项指标中稳居第一——2021年诊疗人次占当地诊疗人次(门急诊)比重为6.24%,高于其他“百亿级”医院水平。
6.24%的当地诊疗人次占比,是武汉协和医院的三倍。对比上海强强竞争、各龙头医院诊疗人次占比不超过2%、相互间差距不大的情况,吉大一院可谓是当地绝对的龙头。
简而言之,当地几乎没有其他医院可以威胁到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2021年“百亿级”公立医院诊疗人次与当地诊疗人次占比,吉大一院占比最高,体现出其当地的龙头地位
即使面临着东北地区人才和人口流失的困境,吉大一院将其“一家独大”的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比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近水楼台的“躺赢”,包邮区的竞争则显得近乎白热化。
作为浙江地区的“龙一”与“龙二”,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一”)与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浙二”) 在收入预算与诊疗人次上都咬得很紧,前者相差15%左右,后者相差9%,但浙一的床位数与员工数,却近乎为浙二的一倍。
浙二的2021~2022年预算收入增长率高达40%,为所有医院最高,其弯道超车的独角兽气质也彰显无疑,对于许多行业人士来说,浙二是一家“另类”的医院——为打破浙一笼罩的阴影,试图另辟蹊径、出其不意。
△“百亿级”公立医院2021-2022预算收入增长率
浙大二院最高为40.49%,华西医院最低为2.31%
贺滨回忆,多年以来,浙二一直是医院管理改革的“先锋”。浙二在DRG改革上的试点成效显著,据八点健闻此前报道,DRG实行两周年,浙大二院的四级手术总量、疾病难度系数(CMI值)稳居全省第一,平均住院日下降至5天内。
虽然DRG改革会让单患者收入下降,但医院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会提升床位周转率。周转率的提升,又反哺在单床收入上。
单从床均业务预算收入上来看,浙二“用3000张床赢过5000张床”的口号似乎也“实现”了:据统计,2023年,浙二的床均业务预算收入为319.22万,远超拥有5000张床位的浙一,后者床均业务预算收入220.8万元。
但DRG改革归根结底是“控费”改革,贺滨认为,实行改革的医院为了应对DRG的控费压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床位周转率,再从这个角度去尽量避免损失,并尽可能提高收入,“浙二无论在临床还是医院管理方面, 未必是其他医院可以效仿的。”贺滨说。
床均预算收入最高458万,平均272万床均业务收入,是衡量一家医院运行效率、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讲,我国一家县医院的床均业务收入是50万/年,地市级医院大概80万/年,国家级医院也就150万~200万/年,而且多是专科医院。
而在“百亿医院”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下称“上海瑞金医院”)床均业务预算收入达到458万元,稳居榜首,几乎代表了国内公立医院的最高水平。
△ “百亿级”公立医院床位数与床均业务预算收入比
资深业内人士向八点健闻表示,这个数字与实际相比略大,但瑞金医院床均业务收入高确是事实。
“上海三甲医院的特点是自费病人多。门诊人次来看,基本上本地人和外地人对半开。住院病人则更明显,本地人仅占三分之一左右,”上述业内人士进一步解释,病人来上海看病,许多都是无法在当地解决的疑难杂症,因此治疗要求、用药都是比其他病人更高的,手术也更复杂。
此外,他还表示,上海辐射长三角地区,经济相对发达,患者更愿意在医疗支出上投入更多资源,也推动了上海医院的经济产出。
一位医院政策研究专家向八点健闻表示,上海瑞金医院作为综合型医院,床均业务收入高达458万,是非常高的。他说,即使按粗糙算法,在预算上砍掉一半,假设决算的床均业务收入是200多万,也相当于每床/每天的收入接近1万。“假设按照平均住院为7天,出院患者次均费用也在6~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