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鸽子有什么迷信讲究,鸽子一般养几只最好

首页 > 风水 > 作者:YD1662022-12-01 03:00:48

【一】

为什么鸽子和人都会“迷信”?

在进入正文前,我们先看一个有趣的视频,来自电影《Mr.Nobody(无姓之人)》。

这其实是心理学家斯基纳做过的一个实验:

实验者把鸽子放到一个箱子里,箱子里有食物分发器,每隔15秒落下食物。然后什么也不做,在一边观察鸽子。

几天后,实验结果出来了。在每次间隔的15秒没有食物的时候:

一只鸽子就像视频中的鸽子一样,在不断扇动着翅膀;

一只鸽子总在箱子中逆时针转圈;

一只鸽子总是用头撞箱子的某一个固定的地方 ;

......

斯金纳的那次试验放了8只鸽子,其中6只出现了各自不同的奇怪习惯。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鸽子的行为与获得食物没有因果关系。但鸽子还是这么做了,就好像它们这么做了,确实就会得到食物似的。

你是不是觉得,兴许是因为鸽子比较傻呢?但其实,人类和鸽子一样。

再看下面一个实验:

实验者让4个高中生,按电报机的键。并告诉他们,键有好几个,如果按对了,就能得到硬币,按错了,什么也没有。

但真正的事实是,3号键是奖赏键,只要按,他就能得到硬币。但必须要间隔10秒,3号键才会起作用。也就是说连续快速按3号键没有用。

实验的结果是,一段时间后,高中生变得“迷信”了,他们各自形成了自己固定的一套按法:

有人按1234,再按1234;

还有人按4321,再按4321……

他们认为这么按就会得到硬币,便不断重复着自己的行为。他们确实能得到硬币,因为里面有“3”,但跟序列没有关系。

鸽子和高中生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是“证实性偏见”在作怪。

【二】

什么是“证实性偏见”?

证实性偏见指的是:

当我们在主观上支持某种观点的时候,我们往往倾向于寻找能支持我们观点的信息,而对于那些可能推翻我们观点的信息,往往忽视掉。而这种双重标准和认知不协调,其实经常是在无意中进行的。

就像视频中的鸽子和实验中的高中生,他们都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行为方式,并不断重复。就是因为他们认为,是自己的行为导致了最终的结果。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华生选择任务,可以验证证实性偏见。

在实验中,向被试者展示4张卡片(如下图),这4张卡片都是双面的,一面写的是数字(奇数/偶数),另一面写的是颜色(红/黑)。然后问被试者,到底要翻转哪两张卡片才能知道“偶数卡片的另一面是红色”呢?(你也可以动动脑)

养鸽子有什么迷信讲究,鸽子一般养几只最好(1)

你是否想的是,只要看看“8”这个偶数的另一面是不是“红”,再看看“红”的另一面是不是“偶数”就能知道答案了吧?所以翻转的是“红”和“8”?

其实,正确的答案是翻转“8”和“黑”,因为无论“红”的背面是“奇数”还是“偶数”,都和“偶数卡片的另一面是红色”这句话无关。而如果“8”的背面不是红色,又或者“”的另一面是“偶数”,那么就可以知道“偶数卡片的另一面是红色”这句话是错的。

在这个实验当中,绝大多数的人都选择了错误的答案,“红”和“8”。这就是因为人们总是倾向于,收集那些有利于证明自己是正确的的证据,而忽视了那些证明自己是错误的的证据。也就是证实性偏见,这就好像你的大脑有强大的选择机制,会自动过滤那些你不赞同的观点,只留下你认为正确的。

【三】

你有“证实性偏见”吗?

也许单说“证实性偏见”有些晦涩,但其实我们都不陌生,看看下面这些场景就知道了:

①电影《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的片段:

养鸽子有什么迷信讲究,鸽子一般养几只最好(2)

养鸽子有什么迷信讲究,鸽子一般养几只最好(3)

可以看出,由于片中的女主们认定对方是爱自己的,便不断地为对方找借口。但真实情况却是这样的:

养鸽子有什么迷信讲究,鸽子一般养几只最好(4)

②判断风水学是否可信时

风水师看了你的房间布局,告诉你那是凶宅。

如果你本来就信风水,你马上想到最近发生的所有倒霉事儿,然后大呼“太准了”;

而如果你不信风水,你可能会把曾经碰到的好运气拿出来作反证,进而认为风水师在瞎扯。

③女生是否路痴

由于大众的观点总是认为女生没有方向感。那么,当出现某个认路能力强的女性时,人们会觉得“这只是个例罢了,不足为虑”,而当出现某个路痴的女性时,人们会想“果然,女人都是路痴啊”。

“证实性偏见”有多么常见,看看下面的调查就知道了。

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网站“orgnet.com ”上,Valdis Kerbs对亚马逊网图书销售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

支持奥巴马当选总统的选民,在亚马逊上购买了更多的正面描写奥巴马先生的书;

不喜欢奥巴马的人,则是那些批评奥巴马的书的主要买家

Kerbs通过对证实偏见多年的研究发现,人们都希望确信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是正确的,因此会主动的寻找那些和自己所见略同的观点,不符合自己认识的观点则被视作洪水猛兽,避之不及。

【四】

证实性偏见对决策有什么影响?

证实性偏见表现在决策中就是,人们喜欢支持性的证据,把它们看成相关的且可信的;讨厌否定性的证据,把它们视为不相关的且不可靠的。

俄亥俄州立大学在2009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当人们看到那些契合他们既有观点的文章时,会花比其他文章多36%的时间来阅读。

当决策者努力寻找那些能够证实自己以往选择的信息,并忽视那些与自己以往判断相左的信息时,他们就表现出证实性偏见。这些人往往会接受那些肯定其所持观点的信息,却抱着一种吹毛求疵的态度,来对待那些质疑其所持观点的信息。

比如,2007年底在上证6000点持股的投资者,大多都倾向于相信“黄金十年”、“奥运行情”等虚张的看涨言论。但对于务实的“平均市盈率超60倍”、“通胀压力导致货币持续从紧”等反面信息则选择性置若罔闻。结果,很多人全过程参与了从6000多点到1600多点的大跌。

写到这里,小编不禁想起了一个段子:

某人看书才知道,喝酒会导致高血压,心脏病,尿毒症!吓坏了! 于是,他回到家赶紧喝了瓶酒压压惊。并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看书了,太吓人了!

哈哈,还真别笑。这种貌似荒唐的做法,在投资行为中可是非常常见的。而这也是“证实性偏见”的一种表现。

【五】

怎样避免“证实性偏见”?

在需要理性分析的心理活动时,“证实性偏见”常会影响你的判断和决策。当然,“证实”并不是错误的,或者不必要的。关键是,证实只是事物面貌的一部分,如果只有证实,就难以存在全面的思考,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而如果从“证伪”的角度看现象,结论会更加可靠,也会更接近真实。我们学习从反面思考同一件事情,要敢于质疑自己认为是对/错的东西。

同时,对于与自己相反的意见,不要急于否认,要学会多听取采纳别人的意见。我们都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的真谛,但现实中却没有人愿意主动服药。而与自身观点不一致的意见就像良药一样,只有多听取不同的意见,才能让自己获得更全面的思考,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对于避免“证实性偏见”,你还有其他方法吗?欢迎评论。

作者:精读君(微信/QQ公众号:精读)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