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 ,*人偿命,欠债还钱,自古以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近代以来,日本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沉重的伤害,因此战后理应向中国进行赔偿。
然而,在1972年中日建交时,*却宣布放弃赔偿,不再向日本索要战争赔款。对此众人意见不一,有人认为不应执着于过往仇恨,应该朝前看;有人则认为应该坚持向日本索要赔款,让日本付出代价。
那么,*主张放弃赔款,到底是出于何种考量呢?多年后回顾那段历史,为何说这是一次重大的外交胜利呢?
1 日本的战争赔款1931年,日本进攻沈阳,制造了“九一八”事件,标志着侵华战争的开始。1937年,日本又在宛平城制造“卢沟桥事件”,全面抗战爆发。此后,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直到1945年,才将日本侵略者赶出国土,取得了抗战的全面胜利。
日本的侵华战争给中国带了巨大的灾难,不仅物资方面的损失难以计数,精神、心理以及文化方面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著名经济学家吴半农曾担任过国民政府对日赔偿组的组长,根据他的测算,中国在抗战中的损失不下620亿美元;
还有学者估计,日本给中国的战争赔款,应当百倍于甲午战争时中国向日本支付的赔偿。甲午战争后中国向日本支付的战争赔偿为2.1亿量白银,所以日本至少应向中国支付210亿两白银;
1995年江泽民在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日本侵略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达5000亿美元。
不管采用哪一种说法,日本的战争赔偿都是一个巨额数字。
其实在二战后期,美国、苏联等国家就开始着手制定德国、日本等战败国的赔偿方案。考虑到不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的经济都饱受摧残,难以拿出巨额赔款,于是,盟国制定了“以实物代替货币”的赔偿政策,所谓实物,就是战败国的各种工业机器。
比如,苏联出兵东北后,就以向日本索要战争赔款为名,拆除了日本在东北留下来的价值10亿美元的机器设备,并且全部运回苏联,些工业设备极大壮大了苏联的工业实力。
不过,其他国家就没像苏联那么幸运了,比如中国,仅仅拿到了几千万美元的赔偿,而且这笔赔偿还进入了国民党的口袋。
本来新中国想利用日本的赔款来发展本国工业,但是最后迟迟未能拿到。1950年,刘少奇在谈到中国工业化问题时就写道:
“日本帝国主义在战争中破坏了中国无数的财产,本可要求日本付出一部分赔款来作为补偿,但以美帝国主义侵略的世界政策,使这种赔款也不能获得,更不要去说取得发展中国工业的赔款了。”
随着冷战的开始,国际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了将德国、日本纳入自己的体系对抗苏联,美国在索赔一事上并不积极,直到1950年,美国在西德占领区仅仅拆除了700家工厂,远远低于当初计划的数量。
此后美国更是直接宣布放弃索取赔偿,英、法等西方国家也跟随美国脚步,先后宣布免除了德国、日本等战败国的战争赔款。
同样,苏联也紧随其后,1955年6月,在伦敦谈判会议上,苏联宣布放弃了日本的赔偿请求权。自此,世界上主要的几个参战国家都极大减免或放弃了战败国的战争赔偿,加上蒋介石也宣布放弃,我国向日本索要赔偿变得更加艰难。
2 向前看,放弃赔偿其实,在向日本追要战争赔款一事上,国民党一直以来表现的就不积极。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就把主要精力放在准备内战上了,对于索要赔款一事并不上心。
朝鲜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天真地认为反攻大陆的时机到了,为了换取美国的支持,他不惜向美国卑躬屈膝,答应了美国很多无理的要求,包括放弃日本的战争赔款。
对于台湾单方面放弃赔款一事,新中国当然不会承认。不过,台湾此举确实给新中国的索赔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此后中国又和日本进行了数轮谈判,但是每次谈到赔偿问题,日本都以台湾为理由搪塞过去。
朝鲜战争结束后,国际局势发生了新的变化。*等*已经意识到,依靠苏联,一味实行“一边倒”政策已经不能应对复杂的国际关系了,而且对新中国的发展也不利。
1972年,随着尼克松的专机缓缓降落在北京,早早就在机场等候的*总理信步走上前,与尼克松的手握在一起。这是中美高层*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
一周后,经过代表反复协商,两国代表团在上海发布了《中美联合公布》,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中国外交关系建立后,日本也不淡定了,开始与中国进行试探性接触,希望与中国建立正常邦交关系,而中国同样有此意愿。
1972年9月,时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访华,迈开了中日关系破冰的第一步。但是,田中角荣的访华并不是完全抱着善意而来,尤其是在中日赔偿这个问题上,田中角荣更是放出话来:如果中国要求赔偿就立即回国。
田中角荣到达北京后,*首先和他展开了会谈。在谈到日本侵华战争时,田中角荣仅用一句“给中国人民添麻烦了”便轻易带过。这时,一向温文尔雅的*顿时脸色凝重,他看着田中角荣,严肃地说道:
“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并不是简单了添麻烦了。”
*直截了当地说,如果日本政府拒绝正视历史,不能正确认识到自己所犯的历史错误,那么此行恐怕很难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