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哪个镇离越南最近,南宁和越南的哪个城市较近

首页 > 国际 > 作者:YD1662023-11-02 08:19:03

9月14日,一位越南老人陶德清先生在儿子陶维德的陪同下,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广西师范大学参观访问,访问期间受到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师生们的热情欢迎。

上世纪60年代,陶德清先生曾在位于广西师范大学原尧山校区的“阮文追少年军校”,学习生活了近2年时间。桂林成为他少年时求学的地方。当时中国正处在生活比较艰难的时期,物质生活匮乏,但越南学生们却得到了桂林市政府和当地市民真挚接待,每天食品供应充足。在桂林学习期间,陶德清患上了急性脑膜炎,这场重病来势汹汹,让他几度昏迷,生命垂危。最后是桂林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将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故地重游抚今追昔。他感叹道:“桂林不仅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还给我留下无限美好的印象。”

陶德清先生此行还有一个心愿,就是想到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走走,缅怀父亲陶正南。陶正南是胡志明主席的老朋友,毕业于黄埔军校,1927年到1946年,他先后在广东汕头一带参加了中国革命活动。在抗日战争期间,陶正南多次指挥部队打击日军,身经百战、屡建奇功,为中国革命与越南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1953年,他被调任越南陆军学校任副校长。而越南陆军学校1954年就曾在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办学。

为何越南军校能在桂林办学?据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党委*刘月娥介绍,这是中越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体现了深厚的两国情谊。越南与中国一衣带水,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也是离广西最近的东盟国家。广西师范大学的王城校区和育才校区与越南有着特殊的历史渊源,见证了中越两国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教育友好合作。

1950年初,越南的抗法战争正处在困难之际,胡志明主席到北京与*主席等中国*交换意见,中国政府决定向越南提供全面无私的援助。1951年7月,中国政府同意越南将一批学校迁至广西和江西办学。同年10月起,这些学校陆续迁到南宁市郊的心圩镇,越南中央学舍区成立,中国称之为南宁育才学校;同年,越南中央学舍区的普通学校迁至桂林甲山办学,称之为桂林育才学校;1953年10月至1956年2月,越南陆军学校迁到桂林,在校学生3000余人,曾经在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办学。1953—1958年,中国政府在今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叠彩大院开办以培养越南留学生为主的中国语文专修学校,相继有1000余名越南青年在这里完成了学业。1967—1975年,阮文追少年军校、越南南方学生教育区的阮文贝学校、民族学校和武氏六学校在桂林办学,总称为“九二”学校,在校学生近5000人。1951—1975年,广西师范大学的王城校区、将军桥校区、育才校区和尧山校区,曾分别是越南特科学校、“中国语专”和“九二”学校的办学旧址,先后有10000余名越南青少年从这里学成回国。

9月15日,陶德清父子前往王城校区进行缅怀活动。陶德清拿着父亲当年在桂林拍摄的照片“按图索骥”,先后到父亲曾工作过的广西师范大学原办公楼、明朝靖江王府承运殿、独秀峰等处进行了参观。遥想当年父亲在此讲学办公时的情景,陶德清先生眼含热泪感怀良久。此次“故地重游”也给陪同自己前来的儿子陶维德上了一堂生动的中越历史课和思想教育课。此行让陶维德对长辈们的中国情结有了更深的理解。陶维德在上海留学毕业回国,目前在越南从事留学中介工作。他表示未来将努力介绍更多的越南学生到中国来学习,到广西师范大学来留学,为传续中越传统友谊尽一份力量。

据介绍,2010年广西师范大学在桂林育才旧校舍基础上,建立越南学校纪念馆,还原那段难忘岁月。15日,在广西师范大学,陶德清向越南学校纪念馆捐赠了收藏半个多世纪父亲在桂林工作时的照片,增加历史资料。

南宁哪个镇离越南最近,南宁和越南的哪个城市较近(1)

图:陶德清先生向越南学校纪念馆赠送父亲当年在桂林工作照片

南宁哪个镇离越南最近,南宁和越南的哪个城市较近(2)

图:陶德清先生讲述当年在阮文追学校求学的情景

原标题:跨越六十余年,越南老人故地重游传续中越传统情谊

作者:广西师范大学阮忠元 吴慧君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