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是当下全球主要国家争夺的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世界经济格局。
美国自从提出迎回制造业后投入了数百亿美元补贴厂商,欧盟同样是用钱开道,据统计美欧已经投入近810亿美元用于研发和生产下一代半导体。此外,韩国近期也有不小的动作,总统尹锡悦批准了一揽子半导体资金支持计划,准备投入26万亿韩元(约190亿美元)。全球半导体产业之争愈发激烈。
半导体产业涉及较多环节,其中代工领域是最重要的之一。很多人可能一听到代工二字就觉得这是低端产业,不值得一提,实则不然。代工也分代工的是什么产品,衣服、箱包、键盘、鼠标没什么技术含量;量产芯片完全不同,全世界能做这个生意的企业没有多少家,属于典型的先进制造业、高端生产力。中国芯片最需要实现技术突破的领域就是代工量产。
国内技术能力最强、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企业是A股、港股双重上市公司中芯国际,相信炒股的朋友应该听说过这家公司的名号,中芯国际在全球芯片代工行业具有较高的地位。经过长期的努力,2024年第一季度中芯国际实现了历史突破,市占率首次排入全球前三。
根据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4第一季度中芯国际的全球晶圆代工市场份额为6%,超过了中国台湾地区的联合电子和美国企业格罗方德排在第三位,此前中芯国际的最好成绩一直是世界第五。另一中国大陆芯片代工巨头华虹半导体以2%的市场份额排在全球第六位。
6%的市场份额给中芯国家带来了多少财务利益呢?公司一季度财务报告显示2024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12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5.1亿元。
排在中芯国际前面的台积电和三星。估计很多人只知道台积电是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但不清楚其规模有多大,其市场份额长期维持在60%左右,今年一季度达到了62%,相对于其它企业而言优势非常明显。
台积电和三星是中芯国际前面的两座高山,虽然历史性地成为了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商但与它们差距巨大,市场份额不到三星的一半、只有台积电的十分之一。此外,技术能力上的差距可能比市场份额更大。
芯片按照制程分成很多类,比如55纳米、28纳米、7纳米、3纳米等。按照业界认可的划分方法28纳米以上的芯片为成熟制程,28纳米以下为先进制程,台积电以及三星主要布局先进制程,中芯国际虽然也有部分先进制程产品但绝大部分产能是在成熟制程上,华虹半导体的技术能力更弱一些,只生产成熟制程芯片。
以台积电为例,2024年第一季度的营收中28纳米以下先进制程贡献了74%,剩下26%的营收来自成熟制程。此外,7纳米、5纳米和3纳米被视为先进中的先进,这类尖端技术芯片的营收占比高达65%。
为何境内半导体代工企业不在先进制程上布局更多产能呢?
不是不想,而是没法布局。中国大陆企业受到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技术限制,28纳米以上的成熟制程设备可以随便买,但无法获得先进制程设备,典型如荷兰ASML公司制造的最先进的EUV光刻机,美国不让卖给中国厂商。
作为代工领域最重要的设备,光刻机直接决定了能否达到先进制程。ASML与台积电关系紧密,前者凭借这一优势牢牢占据半导体代工行业的扛把子地位。
国产光刻机进展到什么样的程度了呢?
前段时间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的”光刻场“几乎销声匿迹,其实这玩意并不是最近才有的,理论研究早已有之,只是从理论到落地实践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明面上当下最先进的国产光刻机能够生产90纳米的芯片,此前一度传出上海微电子的28纳米光刻机即将下线,后来同样没有了进一步消息。
今年第一季度ASML实现了53亿欧元的营业收入,其中将近一半(49%)来自中国大陆地区,远超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这两大ASML的传统收入贡献地。前面说过我们无法购买最先进你的EUV光刻机,所以一季度向ASML采购的26亿欧元光刻机全为基于上一代技术的DUV光刻机,从侧面反映出国产光刻机暂未实现技术突破,否则就不用进口那么大的量了。
中芯国际成为全球第三大代工商无疑为我国半导体产业带来了希望,但必须承认的是与国际巨头台积电、三星相比仍面临技术和市场的双重挑战,特别是光刻机等核心设备的自给自足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瓶颈。
展望未来,中国半导体产业需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技术封锁、实现自主可控,才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