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为什么不讨人喜欢,为什么大部分国家不喜欢犹太人

首页 > 国际 > 作者:YD1662024-06-03 22:03:46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时代又变了。

北欧蛮族没什么文化,想治国又必须有文化,他们开始翻检罗马帝国留下的文化传承,找来找去,发现基督教蛮好,北欧蛮族便皈依了基督教。

而长达数百年的乱世,也让底层人民没有安全感,为了寻求心理慰藉,底层人民也信奉了基督教。

基督教逐渐笼罩欧洲大地。

于是以基督教为媒介,北欧蛮族和罗马人民逐渐融合起来,成为不分彼此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那么原来的罗马人民,也就成了蛮族国家的主民。

中国也是同样的历史进程。

游牧民族进入中原以后,不可避免的受到儒家文化熏陶,那些骑马执刀的部落领袖,甚至比某些汉人士大夫都懂孔孟之道。

以儒家文化为媒介,中国开始民族大融合。

到了南北朝后期,江南士大夫到北方出差,都被震惊了,说以为洛阳是胡虏腥膻之地,没想到文教繁盛尤过江南。

然而欧洲的民族大融合,最尴尬的就是犹太人。

原本犹太人和罗马人民都是客民,现在放眼欧洲各国,其他人都成了主民,只有固守犹太教的犹太人是客民。

于是欧洲各国的种族问题,从蛮族和大多数人对立,变成大多数人和犹太人对立。

做为极少数顽固分子,大家不欺负犹太人,还能欺负谁?

更何况,犹太教和基督教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犹太人说自己是上帝唯一选民,那占人口多数的基督教徒就要说了,如果犹太人是上帝唯一选民,那我们算什么?祈祷一辈子,还得不到上帝老人家的保佑?

要让自己更有合法性,和上帝更亲近一些,那就必须消除犹太人的合法性。

于是欧洲各国降低犹太人的政治地位,舆论上把犹太人描绘成魔鬼,经济上不允许犹太人种田。

就这样,种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成为犹太人在中世纪的第一道枷锁。

想挣脱枷锁也可以,放弃犹太人的身份,融入欧洲大家庭就行。

但是对“应许之地”的执念,以及犹太教道德光环的加持,让犹太人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身份,反而为了在夹缝里求生存,更愿意以犹太人的身份抱团取暖。

你说,犹太人能不招人恨么?

三、

既然和主流社会格格不入,犹太人便不能从事正常职业,尤其是做官参军,更是对犹太人关闭大门。

那犹太人能做的,也只有经商了。

他们以犹太教为精神纽带,散落欧洲各地的犹太社区为支点,做一些倒卖贩运的生意,常年奔波在四条贸易线上:

其一是中亚的地毯宝石等奢侈品,经犹太人之手,绕过里海和黑海,运到欧洲各国销售。

其二是埃及等非洲国家的特产,被犹太人用大船装载,横穿地中海运到欧洲,然后销往各国。

其三是通过水陆两条贸易线,把穆斯林收购的东南亚香料,转运到欧洲,有的犹太人甚至亲自驾船到东南亚收购香料。

其四就是欧洲各国的短线贸易了。

由于犹太人有宗教和种族的加持,比其他商人更加团结,很快便掌控了数条贸易线的主导权,成为商业社会的主流,每做一次中转贸易都能赚到丰厚的利润。

而且在做生意的过程中,犹太人依赖宗教和社区,形成一张遍布欧亚非大陆的贸易网络,不管走到哪里,都能找到贸易伙伴。

于是中世纪的犹太人,成了富人的代名词。

现代都说犹太人聪明睿智,天生就会做生意,其实哪有什么“天生的”,而是犹太人被逼上绝路只能做生意。

只有会做生意的犹太人才能活下来,那些不会做生意的犹太人,都被历史淘汰了。

有了钱就能改善生活,保证经商成功的犹太人更健康。

有了钱就能投资教育,让子孙后代对世界有起码的认知,虽然不能保证超越大多数人,却能提高后代成才的下限。

有了钱就能培植人脉关系,让自己和子孙后代的道路更加顺畅。

这样来看,那个时代的欧洲各国人民,几乎不可能和犹太人在商业上争锋,所以中世纪的犹太人,更像是有精神信仰、有贸易网络、有技术经验的商帮。

自古以来,权力和财富是一体两面的。

权力是高高在上的红花,需要财富做绿叶点缀。财富是世俗生活的基础,也需要权力来保证安全。

权力和财富的最佳搭配,最顶尖的肯定是权财都有,既能发号施令,又能享受生活,例如中国古代的皇帝权臣,如今欧美各国的资本家。

次一级是有权无财,例如现代中国的各级干部,和欧美国家的事务官,实现理想也好领取工资也罢,反正能做事尽量多做事。

再次一次是权财都无,如我等平民百姓,起码能保证安全,平平淡淡的过一生。

最悲催的搭配是有财无权,在这种搭配模式里,财富没有权力做保护伞,等同于待宰的肥羊,只要位高权重者愿意,随时能抽出刀来割肉。半生辛苦,到头来给他人做了嫁衣裳。

中世纪的犹太人,就是这种有财无权的。

他们通过庞大的贸易网络赚到巨额财富,却因为政治地位低下、游离于主流社会,导致犹太人的财富没有保护伞,成为欧洲权贵随时可以切割的肥羊。

既然如此,不宰你宰谁?

再加上宗教问题和种族问题,排犹屠犹简直是政治正确。

犹太人为什么不讨人喜欢,为什么大部分国家不喜欢犹太人(5)

以英国为例。

1188年,金雀花王朝的亨利二世征萨拉丁税,英国人是按照财产的十分之一缴纳,共计7万英镑。而占人口极少数的犹太人,按照财产的四分之一缴纳,共计6万英镑。

可见英国犹太人的赋税多么重,积累的财富多么丰厚。

随后继位的约翰一世,经常找各种借口欺负犹太人,要么没收犹太人的社区土地,要么随便烧犹太人的房子,要么把犹太人抓起来要赎罪金。

至于是什么罪名,约翰一世不知道,犹太人更不知道,反正就是找你要钱而已。

到了1253年的时候,亨利三世颁布《反犹法令》,规定犹太人必须为国王服务,如果不愿意的话,那就离开英格兰。

所谓的为国王服务,其实就是做国王予取予求的储钱罐。

那除了政治正确以外,犹太人被排斥屠*,有没有底层人民同情呢?要知道现在和犹太人没有任何关系的人,都会因为“排犹屠犹”而怨恨希特勒。

其实没有,英国人根本不同情犹太人。

因为犹太人赚钱之后,逐渐做起高利贷的生意,也就是脱实入虚,不愿意费心费力的给底层人民提供商品了,而是用钱生钱,赚快钱。

据一份留下来的资料,1159—1163年间,有个英国人缺钱,便向犹太人借款91英镑6先令8便士,但利息就高达51英镑8先令5便士,超过一半以上。

这么高的利息,大部分借款人是还不上的。

那么借条到期之后,犹太人就以欠款为由,等价收走借款人的土地、房产、牲畜等生产资料。

越放高利贷,犹太人越富,底层人民越穷。

现在国王“排犹屠犹”,英国人高兴都来不及,哪有功夫心疼犹太人,那不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么。

去年放贷的蚂蚁被宰,今年阿里被罚款,你会心疼马老师?

英国如此,欧洲其他国家也差不多。

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国家便拉拢犹太人做生意繁荣市场,财政缺口较大的时候,国家高层和底层便联手屠犹,一来收缴财富补充国库,二来发泄底层民众的不满情绪。

1182—1321年,法王就4次驱逐犹太人,又4次颁发特许状请回犹太人,有时候还把特许状有效期设置的很短,这样就能收一笔延长特许状的特别费用。

从这个层面来看,犹太人其实是中国古代地主豪商的角色,欧洲权贵“排犹屠犹”类似于嘉靖帝逼死沈一石,底层人民“排犹屠犹”类似于农民起义。

犹太人的生意经,让他们成了和平时期的权贵取款机,危机时期的国家减压阀。

犹太人为什么不讨人喜欢,为什么大部分国家不喜欢犹太人(6)

四、

中世纪的犹太人,本质上是依附型种族。

因为没有祖国,他们可以四处迁徙流动,因为固守犹太教,他们又可以建立起超越国界的经济、人脉网络。

缺了任何一个条件,犹太人都不可能生存下来,早就被历史的进程给淘汰了。

正是有了以上两个条件,犹太人才能经过一次次屠*,又一次次站起来,生命力强如打不死的小强。

但是时间进入近代,犹太人开始反客为主了。

因为大航海开始以后,资本主义在欧洲崛起。既然是资本主义,那就是资本为王的时代,被欧洲各国逼着经商的犹太人,终于赶上了时代的风口。

随着东亚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进入欧洲,犹太人依赖遍布欧亚大陆的贸易网络,不论是亲自出海贸易,还是在欧洲做中转,都能赚的飞起。

反正第一桶金已经赚到了,现在的大航海,犹太人是财富升值。

最典型的就是沙逊家族。

19世纪初期,沙逊家族已经是巴格达富商,为了躲避屠*,他们家一路迁移到印度孟买,成立了专门做国际贸易的沙逊洋行。

此时英国为了挽救贸易逆差,开始向中国输出鸦片,而英国的重要鸦片产地就是印度。

于是没有道德底线的沙逊家族,参与到英国对华的鸦片贸易中,赚到数不尽的财富。

沙逊家族的触角一度伸到中国来,在上海、广州和香港设立分行,向中国输出鸦片和棉纺织品等东西。

1929年落成的上海沙逊大厦,曾经号称是“远东第一楼”,著名的上海和平饭店就在那里。

犹太人和中国的距离其实并不远。

犹太人为什么不讨人喜欢,为什么大部分国家不喜欢犹太人(7)

而犹太人的放高利贷传统,自然最适合开银行,于是近代犹太人的银行分布世界各地,普通人存钱和商人贷款融资,都要和犹太人的银行发生关系。

中国人最熟悉的犹太银行家,就是因《货币战争》出名的罗斯柴尔德家族。

贸易和金融两手抓,站在风口上的犹太人,已经拥有左右政府决策的能力了。

而犹太人的重要据点是德国。

1871—1910年间,德国犹太人口达到61.5万,占德国总人口的0.95%,大部分居住在法兰克福、汉堡和慕尼黑等大城市。

犹太人口虽然不多,但是最富裕的100个德国人里,就有30个是犹太人,其中最富裕的犹太人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其次是门德尔松、奥本海默、西蒙等等。

即便没有进入富豪榜的犹太人,经济实力也很强。

阿尔伯特·巴林经营着172艘远洋轮船,总吨位超过百万吨,航线能到美国、拉美和东亚。埃米尔·拉特瑙则创办了德国通用电气公司,这公司现在还在呢。

而在整个社会层面,犹太人占大学法律和医学专业的25%,哲学专业的34%,职业教师的27%,高级司法人员的30%,职业律师的10%。

可以说经过贸易、金融和工业革命的催化,犹太人在德国的阶层普遍跃升,一般情况下,可以主导各个领域的发展方向。

这样强大的犹太阶层,在关键时刻爆发的能量,足以改变德国的命运。

五、

19世纪末期,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觉得:

历史上“排犹屠犹”屡次发生,主要原因是犹太人没有自己的国家,依附于其他国家生存,现在犹太人有了主导各国走向的经济实力,是不是能重回以色列建国了?

于是逐渐有犹太人回到巴勒斯坦定居,到1914年,巴勒斯坦就有8.5万犹太人,占总人口的12%。

犹太人的回归,让统治巴勒斯坦的奥斯曼帝国很不爽,担心犹太人污染奥斯曼纯洁的文化。

1914年“一战”已经爆发,参加同盟国的奥斯曼帝国,也担心犹太人勾结英法俄等协约国,从内部颠覆国家。

那年12月,奥斯曼帝国便开始驱逐犹太人,关闭他们的学校,查封他们的报纸,禁止一切犹太复国主义的活动。

犹太人的复国希望,恰恰是奥斯曼帝国的盟友——德国。

因为在欧洲大国里,德国的实力属于第一梯队,如果复国能得到德国的帮助,那就成功一半了。而且犹太人在德国势力强大,他们希望游说德国,帮助他们完成复国的心愿。

可能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诚意,也可以是希望在德国有更强的话语权,近10万犹太青年参加了德国军队,帮助德国开疆拓土。

犹太人的企业也积极生产,给德国军队提供后勤保障。

既然犹太人给德国出力了,那德国胜利之后,是不是要回报犹太人?

而德国也确实需要犹太人。

一方面是俄国境内有数百万犹太人,德国认为释放善待犹太人的诚意之后,可以争取到俄国境内的犹太人,增加战胜俄国的筹码。

另一方面是美国境内的犹太人,非常同情德国的处境,德国想争取美国的犹太人,进而游说美国政府,让美国政府改变战争立场,最好能和德国站在一边。

所以驱逐犹太人的事情发生之后,德国也顾不上盟友奥斯曼帝国的心思,动用最强硬的外交渠道,反对奥斯曼帝国驱逐犹太人。

奥斯曼不敢得罪强大盟友,便取消了驱逐令。

对于德国的立场,全世界的犹太人都非常高兴。

犹太复国主义的官方刊物表态说,德国必将解放被压迫者,犹太复国主义的出版物全力支持德国,大多数犹太领袖相信德国必胜。

德国的犹太学者弗朗兹·奥本海默更直接,说德国的战争是神圣的自卫战争,为了真理、法律、自由和世界文明,同反动、黑暗的沙皇俄国及其帮凶英法进行斗争。

看看这些话,说的多么热情。

犹太人的宣传机器开动起来,简直有活死人肉白骨的效果,国家和个人的形象,都在他们的一张嘴里。

但犹太人注定要失望了。

因为德国要帮助犹太人的话,便要得罪重要盟友奥斯曼帝国,如果和奥斯曼帝国站在一起的话,就要辜负犹太人。

这是骑虎难下的局面。

德国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战争最重要,犹太人可以先冷落一下,便没有正式支持犹太人的复国运动。

我们把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们看这个?

闹呢?

既然德国不支持犹太复国,那犹太人为什么要支持德国呢?

于是在“一战”末期,犹太人对战争的热情消退,大量犹太人和政府反对派走在一起,发起数百次罢工运动,犹太人的工厂则不生产军用物资,做为对德国政府的回应。

德国靠不住,犹太人怎么办呢?

其实背叛德国之后,犹太复国组织立刻和英国联手,定下“依靠英国复国”的战略目标,并且开动宣传机器,在舆论上支持英国攻击德国。

犹太人先支持德国,没有满足诉求又黑德国,反正好话坏话都被他们说尽了。

英国要拉拢犹太人,也和犹太复国组织合作,宣传“支持犹太人重返巴勒斯坦”的外交战略。

犹太复国运动的中心,从柏林转移到伦敦,犹太人便和英美站在一起,再也没有分开过。

德国在内外交困之下,自然是输了战争,沦为“一战”的战败国。

从此以后,德国人对犹太人就有了心理阴影,说犹太人背叛了德国,在战争的关键时期上演“刀刺在背”,德国战败都特么赖犹太人。

这是“一战”后德国反犹的直接起因,也是“二战”时纳粹德国屠犹的源头。

不了解这些弯弯绕,就不明白德国为什么恨犹太人。

而抱上英美的大腿,犹太人自然一路顺风。

“一战”结束以后,奥斯曼帝国逐渐走向瓦解,巴勒斯坦地区则被国际联盟委托英国管理,随后英国便支持了犹太人的回归浪潮。

1931年,犹太人口已经占巴勒斯坦的17%,到了1947年末,巴勒斯坦地区有60万犹太人,占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但是只占有6%的土地。

1948年5月14日,犹太人宣布建立以色列国,在联合国的决议下,直接占了巴勒斯坦地区56%的土地,正式完成复国的愿望。

没有英国的支持,犹太人不可能顺利回到巴勒斯坦地区,没有美国的支持,以色列建国的决议不可能在联合国通过。

这俩才是犹太人的亲爸爸。

为了得到亲爸爸的宠幸,犹太人背刺了德国,甚至放弃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居留地”的河豚计划,牺牲不可谓不大。

不过犹太人的自我牺牲,换来了阿拉伯人的仇恨。

因为自从大流散以后,犹太人离开巴勒斯坦地区已经1900年了,而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地区住了1000多年,这里到底是哪个种族的土地,其实都不用多说。

你犹太人都离开这么些年了,现在拿着一本经书说,这块地方是你们的,还有王法吗?

如果一本书就能证明土地的归属权,那中国完全可以甩出《史记》和《汉书》来,说全世界的土地都是中国的,书里不是说了么,日月所照皆为汉土。

所以以色列建国,本质上是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的殖民地。

而犹太人极力宣扬“应许之地”、“上帝唯一选民”,自认为比其他种族高出一等,其实和纳粹德国的雅利安种族主义相比,无非是另一种形式的种族主义罢了。

别说阿拉伯人恨犹太人,我看着也不爽。

犹太人为什么不讨人喜欢,为什么大部分国家不喜欢犹太人(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