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还有很多酉字旁的字,原来都是和酒有关,比如醇、醛、酸等,后引申为含有含氧官能团的一类物质的名称。如上文提到的羟基、羰基等均为含氧官能团。
讲到这里,你或许会觉得所谓的化学造字不就是拼凑现有的文字与符号吗,似乎并没有很创新,而且很抽象。中国汉字是象形文字,现在生活中大多数的字虽然已经简化,但仍然可以看出象形的痕迹。对于化学来说,我们一般人很难直接看到原子、分子,但是有直观的化学结构呀,化学家们没有想过用会意的方法造字吗?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类化合物,我们现在将这类化合物称为“甾体”。我们先看它的基本结构:最下面有四个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有这样的结构图,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化学家给了“甾”(音同“灾”)这个名称。不过“甾”这个字古时候便存在了,化学家将其很形象地挪用了过来。
甾体的一般结构
如果你觉得甾还不够形象的话,那么接下来看这个字:㗊。我们可以盲猜这种物质有四个环。其实“㗊”曾被化学家用来表示卟吩环,它确实是一个在四角含有四个环的结构,可以说是十分形象了。当然“㗊”这个字也是古时就已经存在的,是“雷”的古字。
㗊的结构
自晚清开始,化学元素名被翻译过好几次,不同版本所用译名都不尽相同,所以人们在称呼元素名时,很容易发生混乱。1915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无机化学命名草案》,标志着官方开始介入化学元素译名的统一问题。
后来到1932年,国民政府组织国立编译馆,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统一元素名称,完成并出版了《化学命名原则》。
鲁迅曾经讽刺过化学家造字这一热潮,认为他们没有将精力花在研究上,戏谑“中国的化学家多能兼做新仓颉”。但是他绝对没有想到,当我们看一眼中文版元素周期表就可以迅速地知道元素的物理性质,也能够以相对朗朗上口的口诀背出来的时候,可比像日本成日念着“奥克西津”舒服得太多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元素不断被发现,也需要科学家们对其命名。在氢的同位素被发现时,科学家用一个撇代表一个质子,一个竖代表一个中子,创造了“氕氘氚”三个字,分别念作piē、dāo、chuān,乍一看充满喜感,细想确实很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