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框架填充墙抹灰层空鼓和开裂,是工程上经常遇到的质量通病。这类填充墙选用的砌体材料以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为主流,其抹灰层开裂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通常出现在如下几个部位:
1、混凝土柱或墙与蒸压加气混凝土砌*接部位的竖向裂缝;如果墙体比较长(如4.5米以上),在墙体中间也容易出现垂直裂缝;
2、框架梁、板与砌*界处,一般为水平裂缝;
3、施工洞口、窗台压顶处,一般为八字形裂缝;
4、门、窗过梁的上部;
5、水电管线开槽处及消防箱、配电盘背面。
从统计数字看,竖向裂缝远多于横向或八字形裂缝,且多集中于混凝土柱或墙与蒸压加气混凝土砌*接部位。
最初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应用于工程上时,建设、监理、设计、施工甚至材料供应商自身,都没有足够的工程经验去驾驭,空鼓和开裂的工程质量问题较多。
点击关注,查看更多干货
尤其让人挠头的是,填充墙部位抹灰层的开裂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许多时候业主已经入住完成装修,墙体裂缝还在陆续出现。这时去维修的成本就会很高,因为要考虑装修部分的修复。
记得最初为了减少房屋交付后的质量投诉,笔者公司宁可去“墙体办”交一笔罚款,也要用烧结粘土砖类的砌体材料,觉得还是老祖宗留下的“秦砖汉瓦”才更可靠。
经过多年的工程实践,目前在如何控制框架(剪)结构填充墙质量方面已经有很大改观。但要说彻底扭转,恐怕还是需要参建各方的进一步努力。
笔者结合当前工程实际,试着从“严控材料、狠抓工艺”的角度阐述裂缝出现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材料特点
1、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结构特点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以水泥、石灰、石膏和粉煤灰(俗称“灰加气”)或砂(俗称“砂加气”)为主要原料,以铝粉为发气剂经过蒸压养护等工艺制成的多孔块状墙体材料。本文无特殊说明,讨论对象都是工程比较常用的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为表述方便,以下简称“砌块”。
【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
砌块的结构形成包括两个过程:第一是铝粉与碱性水溶液之间反应产生气体使料浆膨胀,以及水泥和石灰的水化凝结而形成多孔结构的物理化学过程;第二是蒸压条件下(8~12个大气压,175~203℃饱和蒸汽)硅、钙质材料发生水热反应使强度增长的物理化学过程。
所以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多微孔结构的轻质材料,其孔隙率高达70%~80%,其中由铝粉发气形成的气孔约占40%~50%,由水分子形成的气孔约占20%~40%,大部分气孔的孔径在0.5~2㎜,平均气孔的孔径在1㎜左右。
砌块的气孔是封闭或半封闭的,相互不通。气孔阻断了材料中毛细管的连续性,形成无渗透的毛细通道。这些构造使得砌块有如下两个特点:一是内部水分子不易蒸发;砌块的干燥速度较慢;另一个特点是外部水分子在向内渗透时,运动也很缓慢,吸水延续的时间比较长。
砌块的这个特点,与下面我们要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参数有关:含水率。
2、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含水率
现行《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第9.1.2条规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含水率宜小于30%。
工程实践证明,控制加气混凝土制品在砌筑或安装时的含水率,是减少收缩裂缝的一项有效措施。
首先,必须控制砌块上墙时的含水率,不得在饱和状态下上墙;
其次,控制墙体抹灰前含水率,墙体砌筑完毕后不宜立即抹灰,一般控制在15%以内再进行抹灰为宜。对于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制品以及相对湿度较高的地区,制品含水率可适当放宽,但亦宜控制在20%左右。
研究表明,“加气混凝土的收缩是由于毛细孔水和部分凝结水蒸发而引起的,毛细孔水的蒸发使得毛细孔内水面下降,弯月面的曲率变大。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毛细孔内便形成毛细管收缩应力。随着孔内水分的不断减小,这种收缩应力不断增加,致使加气混凝土制品收缩”【1】。
为了控制砌块的上墙含水率,减少加气混凝土收缩,工程现场必须采取两个措施,一是砌块存放应有防止雨淋施;二是砌筑时,砌块出厂龄期要大于28d。
砌块存放要防止雨淋比较好理解,因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出釜时的含水率一般都在35%以上。如果再被雨淋到,只会“雪上加霜”,不利于砌块内部水分挥发降低含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