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抗冻地图
图源:中国天气网
处在“夏热冬冷地区”的朋友们内心os:同样是秦岭-淮河以“南”,湖南和海南的冬天可差太远了!为什么一定要划一条“线”来分割暖气的福利呢?
夏热冬冷地区的划定标准:
我国最冷月平均温度满足0~10℃
最热月平均温度满足25~30℃
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为0~90天
日平均温度≥25℃的天数为49~110天的地区
图源:《夏热冬冷地区住宅供暖气候分区研究》
划定供暖线是当时“集中有限资源、优先保障北方城市热力发展”的政策选择。而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我国自然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是综合了气温、降水、积温多重因素后的最优解。
请横屏观看
不过,比起明确清晰的一条线
“秦岭-淮河”更适合理解为一个自然过渡带
如图可见,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4500℃等值线、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并不一致,也不和“秦岭-淮河”完全重合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2009年10期
供暖线划定的时代背景
在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复苏、起步阶段,并且在当时的财政与居民收入的约束之下,难以支撑在全国发展供暖。
“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热电厂大多数都在北方。由于能够投入市政集中供暖建设的财政资金有限,集中供暖设备的建设成本会随覆盖面积增加而明显提高。即使是首都北京,从第一座热电厂开建到第二座热电厂也间隔了21年。
今日的北京热力集团
前身是1958年8月成立的北京市煤气热力公司
图源:北京热力集团官网
1958年,北京建立了我国第一家煤气热力公司,主要向中南海和长安街沿线的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大型公共建筑实施集中供热。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的城市民用建筑才开始集中供暖。
北方集中供暖的热源主要是热电厂和锅炉房,主要的能源燃料是煤,而我国80%的煤炭资源都分布在北方。因此,南方当时即使有经济条件,也受制于煤炭资源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