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有粮无粮在于水,粮多粮少在于肥”,化肥养分含量高、肥效快、肥劲猛,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化肥的增产作用占到农作物增产最高可达67%,化肥对于全球粮食增产、稳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是化肥总产量和总用量最多的国家,但是我国的肥料利用率不高,像氮肥的利用率仅为35%左右,可以说施入的绝大多数氮肥都白白浪费了。很多人在施肥时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施肥并不是施得越多越好,盲目施用过多的肥料不仅增加成本,而且还会导致农田及环境污染。
氮肥是施用量最多的化肥之一,而尿素是含氮量最高的氮肥,现在正值春玉米的种植时间,人们在给玉米追肥时一般都会首选尿素,那么尿素如何施用才能让肥效翻倍?
氮肥对作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说起氮肥,估计大家都不陌生。氮肥能促进茎、叶的发育,能促进禾谷类“分蘖”,氮肥充足植株会长得繁茂;而氮不足时植株往往会比较矮小、细弱,作物会提前早衰并早熟,会严重降低产量。
作物的正常生长离不开氮,氮不足植株的叶片容易发黄,势必会降低作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弱植株合成的有机物会降低,那么是不是氮肥施用越多越好呢?
特别注意:氮肥施用过多会抑制植株生殖生长,作物会推迟开花坐果;此外,氮肥施用过多会导致枝叶嫩弱,作物会更加容易患病虫害,且更加容易倒伏。像玉米、叶菜类蔬菜都是喜氮作物,像马铃薯、红薯、辣椒、茄子、番茄、黄瓜、丝瓜、冬瓜、豆类等植物要“忌偏施氮肥”,以免造成植株徒长,从而影响产量。
尿素如何科学施用,才能让“肥效”成倍提高?尿素于1828年由德国化学家首次人工合成,是一种大分子有机化合物(有机态氮肥),作物的根系不能直接吸收,而需经过土壤中脲酶的作用,水解成碳酸铵或者碳酸氢铵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尿素水解成碳酸氢铵或者碳酸铵是一个持续且缓慢的过程,尿素完全转化成铵态氮需要3~10天,当土壤温度越高时其完全转化所需的时间越短。当土壤温度为10℃时,尿素完全转化成铵态氮需要7~10天;当土壤温度为20℃时,尿素完全转化成铵态氮需要4~5天;而当土壤温度为30℃时,尿素完全转化成铵态氮仅仅需要2~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