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吃糖丸有什么危害,吃糖丸的五大注意事项

首页 > 健康 > 作者:YD1662022-11-21 18:47:39

事件还原:

复方苯乙呱啶,也就是俗称的止泻药。3岁小男孩瑞瑞的奶奶告诉记者,这是她长期服用的药物,一直放在家里的冰箱上。吃过午饭后,她一时犯困睡着了,没想到,3岁的瑞瑞竟然一口吞吃了96颗复方苯乙呱啶。误食了止泻药的瑞瑞一直昏睡,奶奶何玉荣却浑然不知,一直到下午四点,她才发现瑞瑞有异常。小孩的脸部和嘴巴发青,心跳微弱。

惊慌失措的奶奶连忙招呼邻居帮忙,将瑞瑞送到徐州睢宁李集镇医院,随后又送到县医院和徐州市儿童医院,折腾了三四天,孩子才得到抢救,在后面一个多月治疗期间,瑞瑞也是一会回家,一会又住院,治疗断断续续。

医生表示,瑞瑞遭遇到了脑损伤,三岁孩子的智力差不多也就和一岁的小孩差不多,另外由于大脑受到损失,孩子走路也会受到影响。并且瑞瑞双腿瘫痪,以及双眼失明,是药物中毒引起的脑损伤。将来孩子能不能全部恢复还不好说,只能是进一步改善孩子目前的状况。

大人吃糖丸有什么危害,吃糖丸的五大注意事项(1)

其实孩子误食药丸的事情时有发生:

1、8月27日,家住徐州沛县的一名四岁男童误把药丸当糖丸,误食了40多颗药丸生命垂危,在被送往医院救治的过程中不料遭遇堵车,最终在附近的交警的帮助下及时赶往医院救治。

2、广州一位4岁男童误食糖果盒里的减肥药导致中毒,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经抢救后已脱离危险。但顺德一个女孩就没那么幸运了,其误将晕车药当糖果吃,最终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3、4月22日上午,灵溪的那名7岁小女孩,由于其母亲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倒出的药物搁在一边,没有及时服用而睡去。她当时正在房内,以为母亲平时经常吃这些药,自己也一把抓来将它服下,不料从此后却走上了不归路。

在人们的心目中,家庭应该是孩子最安全的地方,但出人意料的是,家庭却是儿童遭受意外伤害最多的场所之一。一项最新的抽样调查表明,我国因意外伤害造成儿童死亡占儿童死亡总量的26.1%,即每100名死亡儿童中就有26人死于意外伤害,而52%的儿童意外伤害则发生在家庭中。可以想象,一个独生子女的家庭,一旦孩子误食药物造成永久性残疾或者死亡,那么他(她)和家人的心理打击真不知有多大。

日常生活中,一些家长常常会这么想:“药是苦的,你让他吃他都不吃,他还会偷吃吗?”、“又不是玩具,他难道会对药感兴趣?”实际上,很多孩子经常偷吃大人药的原因十分简单:“咬着‘咯嘣’一声,很好玩的”、“吃大人的药,我就是大人了”、“爸妈不让我吃,我偏要尝尝”。据医生介绍,如一些含激素类的药物,副作用很大,食用多了会引起肌体抵抗力下降,严重的还有可能引发骨股头坏死等症状。因此告诫广大家长,平时一定要把家中的药物放到小孩拿不到的地方,以防儿童误食。

大人吃糖丸有什么危害,吃糖丸的五大注意事项(2)

万一孩子吃错药如何应对?

因为很多药物的危害是急性的,所以当宝宝出现吃错药的情况时,除了立刻送去医院治疗,一些急救措施也是必须的。但父母们要注意,急救前得首先搞清楚宝宝误食了哪类药物,再对症下手。不能盲目进行急救,避免“越救越急”。

1、误服一般性药物

如果确定宝宝误服的是一般性药物,例如毒副作用很小的维生素、止咳糖浆等,不用特别担心,让宝宝多喝点凉开水,使药物稀释并及时排出即可。

2、误服毒副作用大的药物

这一类药物包括安眠药、避孕药以及外用药等,这种情况最好尽快送医院,除非确知毒性不强或医院较远时再考虑自行催吐。

在家庭进行简单催吐的方法:先让宝宝喝温开水、淡盐水或茶水,然后用筷子或手指轻压舌根部,促使其呕吐,如此反复多次,使其尽量吐出胃内的残余物,再将宝宝送往医院。尽量不要让宝宝躺着呕吐,那样很容易导致呕吐物在喉咙口囤积,引起窒息。

催吐必须及早进行,若超过4~6个小时,毒物已经进入肠道,催吐也就失去了意义。

3、误服腐蚀性药物

如果宝宝误服了腐蚀性药物,如碘酒之类,可立即喝米汤、面糊或其他含淀粉的液体,因为淀粉与碘作用后,能生成一种稳定的墨水样化合物,然后吐出来,反复几次。

若是来苏儿或石炭酸,因它们对食道和胃肠道的腐蚀性很大,应尽快让宝宝喝蛋清、牛奶、面粉糊或豆浆类饮料,这类饮料可附着在食道和胃黏膜上起到保护作用。

若为强碱,应立即服用食醋、橘汁、柠檬水等,可起到一定的中和作用,然后立即送医院。

特别提醒

家长在送宝宝去医院时要注意,一定要就近就医,切勿舍近求远奔大医院,以免错过治疗的时机;同时不要忘记将宝宝吃错的药、药瓶或药袋带上,以供医生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千万不要打骂和责怪宝宝,免得宝宝因害怕不敢说出真实情况而误诊。应该尽快弄清什么时间,误服了什么药物和大体剂量,为就医提供帮助。

大人吃糖丸有什么危害,吃糖丸的五大注意事项(3)

小编说:这件事不得不给我们的家长敲响警钟:必须重视家庭药品的保管,要有正确的药品存放的安全意识,避免类似的孩子药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再次提醒家长,家庭常备药品要专门保管,并放置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防患于未然。

宝宝堂亲子育儿*baobaotang2012(长按可复制)

好文每天及时读!还能解答育儿问题哦!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