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每年全国“两会”都有关于加强红树林保护的提案议案。2020年全国“两会”,九三学社中央再次提交《关于加强我国红树林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的提案》。(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提案指出,在我国大陆18000公里海岸线附近,分布着弥足珍贵的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资源。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共称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对象,为近海生物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栖息、繁殖和庇护场所。一段时期以来,受到人类活动尤其是大规模围填海的影响,这些资源遭受严重损害。
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景观。摄影/柳柳
红树林,特殊在哪里?
红树林:海陆两栖的“胎生”植物
撰文/廖宝文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海潮退后它们屹立在海边,是“海岸森林”。海潮涨时它们被海水浸没,仅树冠露出水面,成为“海上森林”。有时海潮过大,它们会被完全淹没在大海里,成为“海底森林”。
通俗地说,红树林是可被海水间歇性浸泡的森林。
红树林看上去不红,为什么偏偏称为“红”树林呢?原来,组成红树林的主要植物是红树科植物,红树科植物的树皮内多含有丰富的单宁,东南亚岛国的海边居民常将红树的树皮进行提炼,制成红色染料。
红树林韧皮部氧化成红色。摄影/廖宝文
“胎生”的树
红树植物包括真红树和半红树。真红树植物是专门在红树林中海滩上生长,经常可受到潮汐浸润的潮间带上的木本植物,包括蕨类植物卤蕨。中国现有原生真红树植物11科13属24种,包括许多珍贵、稀有和濒危物种,如水椰、红榄李、海南海桑、杯萼海桑、卵叶海桑、拟海桑、木果楝、尖叶卤蕨等。
半红树植物是指能生长于潮间带、有时成为优势种,但也能在陆地非盐渍土生长的两栖木本植物。中国现有原生半红树植物10科12属12种,包括黄槿、杨叶肖槿、银叶树、水黄皮等。红树植物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展示了惊人的适应能力,原因是它们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红树植物最奇妙的特征是其胎生现象。
红树林中很多植物的种子还没有离开母体的时候就已经在果实中萌发,长成棒状的胚轴。胚轴发育到一定程度后脱离母树,掉落到海滩的淤泥中,通常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就能生根、固着,自然定植为新株。未能及时扎根在淤泥中的胚轴,可随着海流在海上漂流数个月,到几千里外的海岸扎根生长。胎生现象最典型的就是秋茄和木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