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的妙用和功效,荷叶的七大功效

首页 > 健康 > 作者:YD1662022-11-22 15:23:48

荷叶八首,古代人利用荷叶做酒囊,超乎你的想象

被现代人忽略的荷叶,在古代实际是利用价值最高的植物叶片。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红楼梦》中林黛玉是荷花仙子,关于荷叶荷花却并不多,这是因为,重要的东西,不过分渲染,知者心会,当然这个道理放在今天不管用,这是古今文风的不同。

红楼梦关于荷叶有几处。一是端午挨打的宝玉,要喝小荷叶羹,虽然做出来的荷叶是面模子,但汤羹的确是用新鲜荷叶熬的。这证明荷叶可以吃。而是宝钗姑娘有自己入世的观察,“说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值钱。“三是林黛玉说,留得残荷听雨声,这是化用李商隐名句,证明荷叶的观赏价值。这里至少就写了荷叶的三种利用价值。

但是荷叶只有这些吗?让我们从古诗里追溯荷叶的存在,和其利用价值。

荷叶的妙用和功效,荷叶的七大功效(1)

一,古人劳作或者生活的衣裳

”制 芰荷 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

很多人觉得屈原是浪漫主义诗人,一定多有夸张和想象。

用荷叶做成上衣,用荷花花朵花瓣做成裙子。这样的打扮,肯定像仙子或者仙女。屈原的确在这里表达自己用荷叶荷花做衣裳,出淤泥而不染,刻苦而高洁的表达。

但是自从古人用树叶以蔽体防身,避免自然界的伤害,荷叶应该是最早利用,可以当天然衣裳的草本。因为荷叶巨大。在上古,中国北方也多温暖湿润的沼泽,用巨大的树叶捆绑在身上,可以防止蚊虫自然的伤害,有着隐蔽的效果,这是无需要质疑的。

因为比起小型的树叶要用骨针藤子连缀,荷叶和芭蕉是天然的遮蔽材料,不费太多精力。至今芭蕉盛产的南方,或者丛林部落,仍旧有着利用大型叶子当衣裳的习俗。

荷叶的妙用和功效,荷叶的七大功效(2)

”横石三五片,长松一两株。

对君俗人眼,真兴理当无。

野老披荷叶,家童扫栗跗。

竹林千户封,甘橘万头奴。

君见愚公谷,真言此谷愚。“北周 · 庾信《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十六 》

这是南北朝时代写农民热爱田园山林的诗。

里面写的实景。隐居山中的老农,面对的是巨大古老的山石,以奇异的状态横卧在山顶,三五片巨大的横石边,居然长着一两个古老长寿的松树。这种姿态让人想到黄山迎客松。

当然这样的自然环境,提供了天然的荫蔽,古人席地而坐,这样的高山石头松树,就是最天然的桌子和栖息所。

我和你根本说不清楚,这样的地方,这样的美好,是一种返璞归真,是一种回归自然的真性情。你懂就懂,不懂我也无法解释。

你看看,在这里生活的老农民,老山人,身上披着荷叶就够了,而身边的童子自在打扫着树上落下的板栗花,享受自然的馈赠。

显然,这里的荷叶,是指的农民在山林劳作的防护服装。或者是新鲜荷叶连缀而成,可以避免风雨和阳光直射,这是廉价的劳动者的衣裳。

实际这样的衣裳在农村应该最常见,因为夏天干活,穿纺织品的衣裳最容易弄脏,且衣裳在古代是重要甚至昂贵的生活物质,那么为了爱惜衣裳,农民会用荷叶做外罩,避免泥土污秽,风雨侵袭,防止裸露的皮肤晒伤和蚊虫叮咬。

因为荷叶可以直径高达接近一米,将荷叶中间开个口,就可以套在身上。

做农民和山人的好处在于,有成片的竹林属于自己,无数的柑橘树果属于自己,自己就是山林的王者。

你们说农民都是愚蠢的人,不懂得智慧,但是选择这样的生活,有智慧的人,不过是大智若愚。

荷叶的妙用和功效,荷叶的七大功效(3)

”曲岸深潭一山叟,驻眼看钩不移手。

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

笋皮笠子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矶。

料得孤舟无定止,日暮持竿何处归。“盛唐 · 高适《渔父歌》

唐朝高适写的渔夫钓鱼。

一个老渔翁坐在曲折深邃的山边水流地方,一心一意钓鱼,看着鱼钩,鱼竿不离手,

旁边的游客想知道他的姓名,问了很久,他也不回答。

他带着笋子皮做成的帽子,披着荷叶做成的上衣,心无旁骛,蹲守在钓鱼的石头上。

他这样一心一意,连身边不远的小船滑动溜走,也没有察觉。

高适说,我看了钓了一天鱼,鱼钓到,晚上没有船,你如何回家?

实际来脑补这个场景吧。老渔夫,头上顶着笋子壳,用荷叶开洞,套住上半身。

他真的不在意船吗?这条船走不远,无非是一处曲折潭面,他洒脱看待船的划动,另外他本身肯定会游泳,人生到了这样的年龄,无非是任意之间。

虽然农村也流行竹编草编的斗笠,蓑草或者棕皮做成的雨衣,但是更多的时候,人们就近取材,利用征服自然。

荷叶衣裳,虽然廉价,不美观,但是很实用啊,一场暴雨下来,可以保证身体不被淋湿。

荷叶的妙用和功效,荷叶的七大功效(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