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烹制肉类食品时,过多的盐分会使肉脱水,但如放进适量的白糖,则可保持其水分。 2.在腌制肉类食品时,在腌料中放入适量的糖,就能使腌制的肉食比较鲜嫩。 3.炼猪油时,如要它马上凝结,可趁热在每750克猪油中加50克白糖,放入瓷缸或陶瓷罐内,浸在冷水盆中即可立即凝结,而且保存较长时间不会变味。
4.在炒鱼片或做鱼丸时,加些白糖,鱼片和鱼丸就不易散开。
5.煮火腿时,如果在下锅前在火腿皮上涂一些白糖,火腿皮就极易煮烂,味道也会更加鲜香可口。
6.在1000克温水中加糖25克,把洗净的蘑菇切好放入,浸泡12小时。这样,既能使蘑菇吃水快,保持蘑菇的香味,又能使蘑菇吸收糖分,烧好后其味道会更加鲜美。
7.在烹制鱼类菜肴时,适量放糖,可消除鱼腥味。 8.冬天发面,加进适量的食糖,可缩短发酵时间。
9.加砂糖色做出来的菜光亮红润,甜香味美,肥而不腻,能增加人们的食欲。
10.将栗子在砂糖水中浸泡一夜,煮后就可轻易剥去内皮。
11.砂糖炒后装入纸袋,可作吸湿材料。搁置一段时间后的砂糖,可作冰箱除味剂。 12.皮革手套、皮鞋等,在硝化处理时,用砂糖液浸一下,能保持皮质柔软、光亮。 13.洗丝绸衣物时放点砂糖,能使丝绸衣服保持光泽,但砂糖必须在洗最后一次时才放。 14.往花瓶里放些糖,可使鲜花开得持久一些。
15.用白糖少许敷在小伤口上,能抑制细菌繁殖,有助伤口愈合。
16.饴糖15克,芫花1.5克,加米汤半碗共蒸,糖蒸溶后服,可治感冒咳嗽、痰多泡沫。 17.饴糖于蔓菁、薤汁中煮一沸,顿服,可治伤寒咳嗽。
18.饴糖拌红皮萝卜,放置一夜,溶成糖水后饮跟,可治咳嗽喉痛。 19.饴糖1~2匙,温水化服,有缓解胃痛作用。 20.将砂糖和木耳放在一起煮,饮服食用,可治疗腹泻。 21.饮砂糖水可治便秘。
22.葱白100克,生姜3片,煎汤冲白糖1匙,饮服,可治感冒。
23.锅内加水1碗,放冰糖100~150克,煮溶,待水煮至半碗时止,晾凉后一次饮完,每日两次,可治牙痛。
24.取生地50克,鸭蛋2个,冰糖5克。沙锅内加清水适量,放入生地浸泡30分钟,将鸭蛋洗净,与生地共煮,蛋熟后捞出去壳,再放回锅中稍煮离火,待温后吃蛋饮汤,可治牙痛。
25.橘皮沏水,加入适量白糖,当茶喝,既可理气消胀,又能生津润喉。
26.当石灰粉尘飞入眼中热辣难忍时,只要滴入少许糖水,就可清除灰尘,解除痛苦。 27.轻度外伤流血,可将适量葱白、红糖一起捣成烂泥状,敷在伤口上,即可止血。 28.橘皮洗净,切细丝,加白糖、蜂蜜各适量,煮沸,冷却,每次服1汤匙,每日服三次,可治便秘。
29.高血压患者,可用花生仁浸醋1周,酌加红糖、大蒜和酱油,早晚适量服用,两周后一般可使血压下降。
30.取鲜梨1个,贝母9克(研末),冰糖50克。将梨去皮、核,放入碗内,再放入贝
母和冰糖,蒸熟食用,可治支气管炎。
31.蒸服白砂糖治腹泻。取白砂糖100克,放入碗内,入锅蒸20~30分钟,至白糖化成糖糊时,取出稍晾后趁热服下,可止泻。一般腹泻,服一两次,便可痊愈。
32.牛奶中加少量砂糖煮开,可延长牛奶保存时间。
33.在500克凉开水中,加入1匙盐、8匙糖,24小时后饮服,可治一般腹泻。
四、食油
1.煮粥时,常会溢锅。如果在煮粥前往锅里加点食用油,即使火急一些,也不会溢锅,煮出来的粥会更加香甜可口。
2.生的或已煮熟切好的猪肝、羊肝,一时吃不完,可用豆油将其抹拌均匀,然后放入冰箱内保存,这样可大大延长其保鲜时间。
3.往盛酱油的瓶里倒一点食油,可隔绝空气,抑制酵母白膜的生长。
4.暂不穿用的皮鞋,涂上一点猪油、生鸡油或其它动物油,存放在阴凉干燥处,可保持皮鞋的光洁和柔软度。
5.荤油炼好放至不烫时,加入一些豆油,可以防止荤油在存放过程中过早地产生哈喇味。
6.在暂时不吃的年糕表面涂上一层花生油,1周后再涂一层。用这种方法保存年糕,在较长时间内可防止发霉变质。
7.在下面条前,先往锅里放少许食油,面条捞出后不粘连,而且可以防止溢锅。
8.在蒸制馒头时,如果先在发面时揉进一小块猪油,蒸出来的馒头就会更加膨松、洁白、香甜。
9.在做菜汤时,容易溢锅,如果用食油沿锅口刷约6厘米宽的圈,汤就不再溢出锅外了。
10.做菜馅时,把洗净的菜切碎,倒入锅中,浇上食油,轻轻拌和,再把拌好的肉馅(对好盐)倒入,混合均匀,即可使用。由于菜末先拌了油,被一层油膜所包裹,遇盐分就不易出水。
11.菜板用热菜油浸透,使用中木质不变色,并可防止其裂口。
12.生蛋黄从蛋白中分离出来后,浸在麻油里,可保鲜2~3天。
13.鲜蛋涂菜油或棉油、花生油等植物油后贮藏,贮藏期可达36天。此法适宜于气温在25~32℃时采用。
用净锅盛水3000克,
倒入辣椒面2~3匙,将水烧开后继续煮10~15分钟,把辣椒水倒入盆内,待晾至温度适宜时,把手脚放入水中浸泡,并用沉在盆底的辣椒面轻揉患处约15~20分钟,一次即可见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