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黄散治什么病最好,三黄散的正确用法

首页 > 健康 > 作者:YD1662022-11-25 18:52:11

赤皮水霉并发症的预防

水霉菌及荧光假单胞菌只有在鱼体皮肤受损伤后才能侵入鱼体,水霉菌及荧光假单胞菌是致病的外界因素,鱼体皮肤受损伤是感染致病的内在条件,虽然内在条件还与鱼体的体质及免疫力等有关,但是只有两者条件都具备时,鱼体才能够感染发病。因此,只要我们根据发病机理,切断感染途经就不会或者不大可能导致鱼类发病。

三黄散治什么病最好,三黄散的正确用法(17)

(一)、防止鱼体受伤

1..投饲

很多人在秋末就提前断料停喂,使鱼苗虚弱过冬,这类苗种根本受不了捕捞或密集装鱼的折腾,因此,在水温8度以上时尽量投喂一些饲料,促使鱼体健壮,以提高鱼类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2.捕捞

苗种放养时,捕捞苗种的操作级别最为关键,操作要细心,用网具捕捞时一次性捕捞量不能过大,以防止鱼类密度大而造成拥挤,继而使鱼体体表受损伤,推荐用抬网最好,但受限于温度过低时不易诱鱼进网。

改进捕捞工具(比如网线的柔软程度等)和运输容器,尽量减少捕捞和运输次数。在捕捞和运输时,操作一定要小心谨慎。

3.运输

苗种运输时,一定要"掉水"暂养后空腹运输,鱼类密度应根据距离远近而定,路途远则运输密度应稀一些,路途近则运输密度可高一些,不要采用装运食用鱼的密度,并注意增氧和水质要良好不恶化,尽量减少鱼类皮肤受损伤的程度。

4.应激

在拉网前每亩可以使用维生素500克或其它抗应激药物全池泼洒,防止应激反应严重而脱黏引发生病。

5.沥水称重

在确需沥干水份称重时,要做到动作流程快速,沥水时间不能过长,每次称重的鱼的重量(尾数)尽量减少,量少次多,以保鱼儿的命为主,含(带)水称重为宜。

6.选择购苗

购买苗种时,以"就近"为宜,长途运送后的苗种大多体质疲虚,会有一定的后遗症。另外,不要贪图便宜,尽量在正规苗种场点或者养苗者技术精湛的地方购苗为好。

三黄散治什么病最好,三黄散的正确用法(18)

(二)、*灭病原体

1.清塘

用生石灰60-80kg/亩彻底清塘,淤泥过深的池塘应清除淤泥,使淤泥深度在10cm~20cm。如果淤泥过深而受条件限制无法清除,可以加大施投生石灰150kg/亩入淤泥中,以彻底消灭土壤中的病原体。

2.苗种放养前、放养后水体消毒

在苗种放养前、放养后采取水体消毒的这个环节很为重要。施用*菌剂水体消毒,可以使用二氧化氯1ppm全池泼洒,或用0.5ppm二氧化氯消毒水体1次,以清除*灭水体中的致病菌。

上述在苗种放养前、放养后两个阶段进行水体消毒的措施,是由于苗种在越冬、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可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在水体中仍然难免存有致病的水霉菌及荧光假单胞菌等,仍有可以对皮肤受损伤的苗种迅速感染,因而"防患于未然",在没有发病时就进行灭菌处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上述消毒水体后,由于水体中没有致病的病原体,即使苗种有伤,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和恢复后后,受损伤的鱼体可以得到恢复,鱼类就不大可能会感染水霉病和赤皮病及其并发症。

3.苗种下塘前鱼体浸浴消毒

苗种放养前,用20ppm高锰酸钾溶液或1-3%食盐水浸浴鱼体10-20分钟,以*灭鱼体体表的寄生虫和病原体。

三黄散治什么病最好,三黄散的正确用法(19)

赤皮水霉并发症的防治

对于发生赤皮水霉并发症的防治,必须采取疗程治疗,连续用药以5天为1疗程为宜,另外,尽量采用"外用 内服"的方法,才有较好的效果。

1.外用药

(1)全池泼洒消毒*菌剂。比如:苯扎溴铵,溴氯海因,或二氧化氯150-200g/亩(严重时用到250g/亩),或聚维酮碘250ml/亩,或底质差的塘用强氯精(1公斤/5亩) 戊二醛(125ml/亩)一起泼洒,底质好的塘只需要用戊二醛(125ml/亩)泼洒,二氯异氰尿酸钠(含有效氯60%) 每立方米水体放0.5-0.6克,三氯异氰尿酸(含有效氯85%) 每立方米水体放0.4-0.5克。

(2)全池泼洒灭真菌剂。已禁用的药物有土霉素、亚甲基蓝、孔雀石绿等。现在可选用的药物有水霉净、水杨酸、五倍子、高锰酸钾、福尔马林、硫醚沙星等鱼体浸洗或全池泼洒均可,可有效防治水霉病的发生或蔓延。

(3)食盐和小苏打合剂。用食盐和小苏打合剂(浓度各为400毫克/升)全池遍洒,此合剂对防治水霉菌效果很好。

(4)使用*虫药剂。比如:敌百虫,硫酸铜等。

(5)五倍子。每立方米水体放2-4克。先将五倍子磨碎后用开水浸泡。

(6)乌桕叶。每立方米水体放3.7克*乌桕叶(新鲜乌桕叶4千克折合1千克干乌桕叶)。先将乌桕叶用20倍重量的2%石灰水浸泡过夜,再煮沸10分钟,进行提效,然后连水带渣全池遍洒。

(7)大蒜素 二氧化氯。每亩用250克大蒜素加250克二氧化氯混合后全池泼洒,

(8)大黄。大黄对预防和治疗鱼类赤皮病、水霉病、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有显著效果,且用药成本低。

①每立方米水体放2.5-4.0克。先将大黄用20倍重量的0.3%氨水(可在化工试剂店购买)浸泡提效后,再连水带渣进行全池均匀遍洒。购买氨水不便的,按500克大黄加10公斤碳酸氢铵的比例混合,加水浸泡12小时后全池泼洒,使池水药液浓度为3ppm,对治疗赤皮病、细菌性烂鳃病有效。

②用大黄、硫酸铜(各0.5ppm)全池泼洒。

(9)水质调节。赤皮水霉并发症发生时,因鱼儿乱蹿浑水或者苗种死亡后尸体腐烂容易引发水质不良,会加重病情反复顽固,可以施用生石灰(每亩15-30公斤)和调水制剂,有良好的辅助效果。

(10)市售用于赤皮病,水霉病治疗的外用鱼药。

2.内服药

(1)每千克饲料中加复方新诺明2-3克搅拌均匀后,制成水中稳定性好的颗粒药饲投喂,连喂3-5天,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

(2)当繁殖用亲鱼患赤皮病严重时,已停止摄食,应进行肌肉注射硫酸链霉素,每千克鱼每次注射20毫克一般注射1次即可治愈;如在3天内尚未治愈,可以再注射1次。

(3)每千克饲料中加氟苯尼考2~3克,拌匀后制成水中稳定性好的颗粒药饲投喂,连喂4~6天,第一天用药量加倍。每天投喂1-2次。

(4)内服清热解毒中药。比如:

①三黄散:用大黄、黄柏、黄芩(俗称“三黄”)混合治疗有疗效。每百公斤吃食鱼用大黄250克、黄柏150克、黄芩100克,研碎后加入1公斤食盐,用水和匀后再拌入面粉粘在嫩叶草上,晾干后喂草鱼,也可以拌在饲料里投喂吃食性鱼类,连续喂5-7天。

②每万尾鱼用研碎的大黄、捣烂的鲜大蒜、食盐各500克,拌入适量精饲料做成药饵喂鱼,每天1次,连续喂3-5天。

(5)市售用于赤皮病,水霉病治疗的内服鱼药。(本文转自【水花鱼】。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上一页12345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