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因为吃螃蟹,今年9月,河南郑州的一位20岁小伙突发癫痫,意识丧失。送医后经医生检查,小伙患上了脑膜炎,原因是因为其吃了隔夜蟹。
死蟹和隔夜蟹,它会产生一种叫组胺的毒素。组胺可以让人体的血管产生扩张的作用,患者的表现是皮肤发红或者是发痒,有的时候会有胸闷心悸的症状,重的时候还会有休克甚至死亡。
能吃也要会吃,
进食注意“两宜四不要”
即便没有任何疾病的健康人,吃螃蟹也要注意这些,不要引病上身。
宜现蒸现吃。
蒸菜几乎是最能保留营养成分和螃蟹鲜味的烹调方法。既没有煮菜、焯菜时营养素溶入汤中的损失,也没有煎炸时的过高温度,加热温度不超过100度,热分解损失较小,氧化损失也少,没有油烟,而且不会引入过多油脂。
吃不完的熟蟹,可以装入干净的容器内,密封冷藏保存。因为蟹肠等内脏极易滋生细菌,建议最多冷藏1~2天,时间久了会带来安全隐患。如果蟹肉和蟹黄已经单独挑出来了,可以放进冷冻室保存1个月以上。需要提醒的是,冷藏和冷冻的螃蟹再吃时一定要热透。
宜搭配生姜、黄酒。
中医认为螃蟹性寒,有些人吃后会腹泻,不妨搭配着鲜嫩的生姜一起吃,比如,吃蟹肉时蘸点姜醋汁,不仅能去腥、解腻,还有温中暖胃的作用。
除了生姜,也可以喝点黄酒。黄酒性温和,有活血、暖胃、驱寒的功效。或者在蒸螃蟹时加点黄酒和生姜,既能去除蟹的寒气,又可除腥味。
不要同时过量饮酒。
螃蟹是高嘌呤含量食物,尿酸高的人一次性摄入过多很容易引起急性痛风。酒精会促进嘌呤分解成尿酸,并抑制尿酸的排泄。如果吃了不少螃蟹的同时又饮酒过多,会加剧体内尿酸沉积,痛风发作可能性更大。
一顿不要超过3只,蟹心、蟹胃、蟹肠等部位不要吃。
如果大量摄入蟹肉,对体内蛋白酶的需求就会增大,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像“年糕炒蟹”这道名菜就并不是很健康,因为年糕不易消化,反而与螃蟹在一起加重消化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