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协和医院 郝志鑫
审核:北京协和医院 罗亚平
谈到“核”这个字,很多人想到的是日本广岛上空的蘑菇云,或是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又或是10年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
核科学技术已在能源、医学、科技以及工农业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然而,大家依然会谈“核”色变。换句话说,公众对核医学仍倍感陌生,甚至在核医学科进行检查或治疗的患者,常常会担心辐射对身体不利,甚至产生不必要的恐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谈谈“核”与健康的那些事儿。
<谈“核”与健康从了解辐射开始 >
无处不在的辐射辐射在物理学上指的是一种能量传递的形式,依其能量的高低,分为 电离辐射 和 非电离辐射。
电磁辐射(左)与电离辐射(右)标志。
左侧的是“善类”,标志像是信号塔;右侧的是在医院放射科或者核医学科场所常见的警示标识
非电离辐射指的是低能电磁波(也称为电磁辐射),其能量低,对人体无伤害,因此不需要防护。
而电离辐射指的是高能射线,可使原子或分子发生电离,从而对物质造成损害,因此需要注意防护。
电离辐射包括α射线、β射线、中子等高能粒子流和γ射线、X射线等高能电磁波。量度辐射对人体影响的是当量剂量,常用单位是毫希沃特(mSv)和微希沃特(µSv)。
辐射无处不在,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并不意味着我们生活在危险之中。电离辐射又分为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