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亚硝酸盐中毒的主要表现
亚硝酸盐中毒的主要表现为引起水生动物鳃部组织出现病变,呼吸困难、*动不安或反应迟钝,鱼体消瘦,体表无光泽,严重时则发生暴发性死亡。对虾则表现为肌肉白浊,尾部、足部和触须略微发红,同时伴随空胃、浮头、爬边、偷死等症状,刚蜕壳的软虾较容易中毒,蜕壳高峰期常出现大量急性死亡的现象。
二、讨论几种解决亚硝酸盐超标方法的可行性
主要分为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1、直接控制法
(1)氧化法
利用强氧化剂将NO2-离子氧化转变为无毒的NO3-。适合在养殖水体中使用的有三氯异氰脲酸、二氯异氰脲酸、溴氯海因、二氧化氯等几种强氧化消毒剂。
在养殖过程中,如果亚硝酸盐的浓度在0.2毫克/升左右时,我们可以利用泡腾二氧化氯或三氯异氰脲酸按常规用量干撒于塘底,既能改善塘底,*灭病原体,也能延缓更多的亚硝酸盐生成,不影响养殖动物正常生长。
但当养殖过程中亚硝酸盐超标时,要想用强氧化剂的方法来迫降,那就得使用很大的量(具体多大的量能降到什么程度尚未有人论证),但是养殖动物也忍受不了超量的氧化剂,所以此法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这样的方法只适合水源差,刚进好水未投苗或留老水继续养殖的亚硝酸盐超标的池塘,大量使用消毒剂之后,澄清水质,*灭病原,待药物无残留后再进行培水试苗。
(2)还原法
利用NO2-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而被还原的特点,使用还原剂将NO2-还原降解成为N2(氮气)。因条件的限制此法只适合在工业水处理中使用,而在养殖实践中很少能见到过用此法的真正案例论证。
(3)物理吸附法
物理吸附法是使用具有高吸附能力的物质,如沸石粉、硅胶、活性炭、海泡石等吸附剂,将亚硝酸根吸附在其结构中。这种方法在生产中广泛使用,许多底改产品均含有吸附剂成分。其优点是作用时间短、成本低。缺点是用量大,如沸石粉,一般用量为50-100公斤/亩,关键目前水产市场上优质的沸石粉难求,曾见过一些不良厂家拿石头和牡蛎壳来粉碎充当沸石粉的行为。使用沸石粉只是治标不治本,起到暂时缓解的作用。其它的吸附剂在高密度养殖生产实践中基本很难使用得到,利用水循环系统尚有可能性,但成本造价会很高。
(4)肥水法
池塘水体中藻类丰富,能吸收亚硝酸盐中的氮,有效抑制亚硝酸盐的生成浓度。但当水体亚硝酸盐偏高时,不能再使用氮肥来培藻,而应施加磷肥,达到“以磷促氮”的目的。肥水法降解亚硝酸盐应视情况来使用:
①肥水受水温及阳光影响,需有四天左右的好天气才能肥水,否则天气不好,肥水产品还会造成池塘耗氧;
②水体藻类少,透明度超过30公分时才进行肥水,如果水体悬浮物过多造成水体的透明度低时,应先泼撒“絮凝净化剂”净水后再肥水;
③当水体亚硝酸盐的浓度还未对养殖动物造成影响时可以使用肥水法,因为肥水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水体亚硝酸盐浓度过高,则应采取一些见效快的方法;
④当水体有益藻类占优势种群时使用肥水法,即可以促进有益藻类的繁殖,也可以促进氮循环;
⑤如果水体的浮游动物过多时,应先处理降低水体浮游动物生物量,防止肥水后藻种大量被摄食。
(5)细菌分解法
目前市场用于降解亚酸盐的主要有两种细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硝化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反硝化菌在缺氧条件下将亚硝酸盐还原成N2(氮气)或氮氧化合物。目前市场上此类产品有两种剂型:水剂和粉剂,但由于这两种细菌繁殖生长慢等自身条件限制,投放到不同的复杂水体,其成活率受到很大影响,发挥的作用也大打折扣,如待到发挥作用时养殖动物早已全军覆没,所以最好采取定期使用来预防,而不应在超标时拿来应急处理。如果池塘中的溶解氧不足时反硝化作用更容易发生,反硝化作用可能会把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反而使亚硝酸盐在一定的时间上升,造成危害。
2、间接控制法
(1)换水
高密度养殖后期换水是必然手段,大量的投料量及排泄物,只靠物理方法压制和微生物分解是远远不够的。但是这种方法只适合在水源无污染且充足、进排水方便的小型养殖水体。换水方法只能在短时间内减轻亚硝酸盐的危害,最好也要结合使用底质改良剂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