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具有哪些功效?进行针灸治疗的注意事项有哪些?……针对一些较受关注、与针灸相关的问题,记者邀请石家庄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李淑彦进行详细解答。
什么是针灸疗法?
据李淑彦介绍,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功效主要以疏通经络、调理脏腑功能、调和气血等通调作用为主。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以温阳补虚、温通散寒等温补作用为主要功效。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桑枝灸等方法。
针灸疗法是一种集诊断、治疗、预防三位一体双向调节的疗法。目前针灸治疗涉及内、外、妇、儿、骨等学科病症。李淑彦表示,针灸疗法不同于药物疗法,有的病症针灸治疗能起主要作用,有的病症针灸可作为辅助治疗方式,与药物治疗协同作用。针灸在人体保健预防方面有重要意义,在疾病治疗上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在辨证诊断后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
李淑彦表示,虽然适用于针灸治疗的病症很多,但是需要根据患者病情、体质特点和化验检查结果等,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由针灸医师辨证诊断后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例如,适合针刺法的病症,针灸师需根据患者的病情、气血盛衰、体质强弱选择不同的针刺方法和手法;适合艾灸的病症,需要根据病情轻重、病程长短、寒热虚实等,选择不同的灸法,是单纯针灸,还是需要结合中药,都需要辨证后应用。
同时,李淑彦提醒,女性早孕、贫血、有出血倾向者、有精神疾患不能配合治疗者,不适宜针法治疗。患感冒发烧等患者不适合进行灸法治疗。
如何确定治疗间隔时间?
做针灸治疗时痛不痛?进行针灸治疗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对于以上问题,李淑彦表示,针法治疗时,患者会有酸、麻、胀痛等感觉,这是针刺穴位的得气表现,也叫针感,属于正常的反应。一般来说,这种反应会让人感觉有祛除病痛的“舒适痛感”,而不是难以接受的不适的刺痛感。灸法治疗时,局部会有温热舒适的感觉,且向周围辐射,通常患者会全程感觉轻松舒适。
针灸治疗前应当适当进食,不可吃得过饱,也不要空腹。治疗时最好全身放松、平稳呼吸,不可过度紧张、用力,治疗结束后缓慢起身,避免受风受寒,最好6小时以后再洗澡。
通常根据病情制定好针灸治疗方法后,还需再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来确定治疗间隔时间。李淑彦表示,一般来说,对于急重复杂的病症,最好每天针灸治疗一次,待病情好转平稳后,可隔日治疗一次或者每周治疗三次。对于病情相对轻、病程长、程度不重的病症,可隔日治疗一次或每周治疗一到两次。
(燕都融媒体记者 檀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