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和四君子丸配方,六味地黄丸与四君子丸一起吃的功效

首页 > 健康 > 作者:YD1662022-12-03 01:00:21

自古以来历代医家都说《伤寒论》无补法,但是后世立法都从补虚用药。什么六味地黄丸、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不胜枚举。遍观经方113,单纯用以补虚的方剂倒是不多,而小建中汤就是其中的代表。后世云:实人伤寒发其汗,虚人伤寒建其中。建中建中非小建中汤莫属。

小建中汤是桂枝汤的变局,由桂枝汤重用芍药之二倍,并加入饴糖半斤。曾有名言评论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关键在于这一个调字,不是补阴阳,后世滥用补法,导致很多郎中治不好治不坏,并美言曰调理,慢病记不得,动至几个月服药,每一副药二十多味药材。

《伤寒论》载小建中汤第一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病以伤寒命名,可见外证未解,然而出现了腹中拘急疼痛,这个时候就要用小建中汤外可以发汗解表,内可以以芍药、饴糖缓急止痛。这也是酸甘化阴,辛甘化阳,所以说是调阴阳,不是补阴阳。

第二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为什么会出现心悸烦躁呢?因为心阴不足,心火浮动,芍药重用可以养血滋阴,去烦躁而生心液。所以说虚人伤寒建其中,小建中汤可以养汗,给发汗以源头。《名医类案》中记载:许叔微许学士曾经治疗尺脉弱,因此以小建中汤服用十八天,等到尺脉起,才用麻黄汤发汗解表,一剂而愈。可谓深得祖师仲景之心法。

小建中汤是太阴和太阳并治,以桂枝汤和太阳表之不和,重用芍药饴糖沉入太阴。《伤寒论》载: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这也是桂枝汤治疗太阴病的经文提示,桂枝汤经方之冠实在是实至名归。因此小建中汤治疗腹中疼痛,也是由此得来。

《金匮要略》载有小建中汤条文有二,一在虚劳,二在妇人病三篇。妇人病三篇中载: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可见小建中汤是治疗腹痛的一贴神药,很多人方证对应一两付腹痛就可以止住。小建中汤是一个补虚效力非常不错的方子,临床上可以治疗很多虚性疾病。江尔逊老曾经以小建中汤治疗虚性疟疾,疗效很好。后世治疗虚性疟疾,即劳疟的何人饮同样是这种思路。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