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木虱什么时候能治好,梨木虱怎么彻底根治

首页 > 健康 > 作者:YD1662022-12-29 03:09:16

(梨黑星病为害叶部和果实)

发病规律:梨黑星病能否流行及发生轻重主要取决品种抗性、降雨环境和病菌情况。其中气候条件是主导因素,尤其是降雨和空气湿度。

梨黑星病在雨年份或多雨地区易大发生,降雨早晚、降雨量大小和持续天数是影响病害发展的重要条件。因为无论病菌形成孢子进行传播还是萌发入侵,都需要较高的湿度。

病菌入侵最低温度为8~10℃,最适流行温度为11~20℃。菌丝在5~28℃时均可生长,以22~23℃最为适宜。

梨黑星病发病高峰期一般会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是5~6月份,一个是9~10月份,其中第一个高峰期危害程度和前一个月的降雨量有着密切联系,第二个高峰期危害程度和上一月温度以及降雨量有着密切联系。

降雨量充足,夏季温度不高是导致该种疾病大范围发生的关键。

3 梨轮纹病

梨轮纹病别名梨轮纹褐腐病、梨粗皮病、梨瘤皮病、梨水烂。

症状:在南方梨产区普遍发生,为害比较严重,症状轮纹病主要为害枝干和果实,叶片受害比较少见。可造成烂果和枝干枯死。

侵害果实引致果腐:果实染病多在近成熟和贮藏期发病,生成水浸状褐斑,很快呈同心轮纹状向四周扩散,几天内全果腐烂。烂果多汁,常带有酸臭味。

枝干染病:初现扁椭圆形略带红色的褐斑,多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大斑。表皮十分粗糙,称粗皮病。

叶片受害: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斑,直径0.5~1.5mm,后出现轮纹,病部变灰白色,并出现黑色小点,叶片上发生多个病斑时,病叶往往干枯脱落。

梨木虱什么时候能治好,梨木虱怎么彻底根治(5)

(梨轮纹病为害症状)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病枝干上越冬,来年4-6月在病组织菌丝体上产生孢子,为初侵染源。分生孢子主要借雨水传播,多从孔口侵入,经24小时即完成侵入。病菌从幼果期开始侵染,可一直持续到采收。

轮纹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温暖、多雨发病重。

春季气温15℃.相对湿度80%以上及遇雨时,病菌大量散发孢子。北方地区正常年份孢子在4~6月生成,7~8月为孢子散发高峰:南方地区2月下旬孢子即能产生。孢子借雨水冲溅传播,传播距离一般不超过lOm。

4 梨木虱

梨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梨木虱主要危害梨树,造成叶片干枯和脱落。

症状:梨木虱是通过幼、若虫刺吸梨树芽、叶、嫩梢的汁液进行直接危害,成虫、若虫多集中于新梢、叶柄为害,夏秋多在叶背取食。

还同时分泌粘液,这些粘液可将相邻两张叶片粘合在一起,若虫则隐藏在中间为害,并可诱发煤烟病等。造成叶片干枯和脱落,新梢受害,发育不良,萎缩。

梨果则因为梨木虱对梨叶危害以后,排泄的蜜露诱发烟煤病致果面发生严重污染,使梨果颜值降低,品质变差。

梨木虱什么时候能治好,梨木虱怎么彻底根治(6)

(梨木虱为害症状)

发病规律:梨木虱在豫东地区1年发生5代,以冬型成虫在寄主树皮缝隙内、落叶、杂草及土缝中越冬。

第1代产卵部位,在花芽的基部,孵化期在4月上旬,4月中、下旬为若虫盛发期。

第2代发生于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下旬,麦收前后第二代产卵期,产卵部位在新梢上部几个叶片的叶柄上。

第3代发生于6月中旬至8月上、中旬,产卵部位在叶片的锯齿之间,从第三代开始世代重叠乱代严重。

第4代发生于8月上旬至8月下旬。第5代发生于9月上旬,9月下旬至10月份成虫转入越冬,翌年早春温度在0℃以上开始活动。

5 梨二叉蚜

梨二叉蚜别名为梨蚜,是同翅目,蚜科类害虫,俗称腻虫、蜜虫等。

症状:梨二叉蚜以成蚜、若蚜群集在梨树新梢叶片正面刺吸为害,群集于芽、嫩叶、嫩梢上吸取梨汁液。

早春若虫集中在嫩芽上为害。随着梨芽开绽而侵入芽内。梨芽展叶后,则转至嫩梢和嫩叶上为害。被害叶从主脉两侧向内纵卷成松筒状。后逐渐皱缩变脆,受害叶不能伸展,严重时容易脱落。受害叶片易招致梨木虱潜入为害。

梨二叉蚜危害的叶片,蚜虫分泌物布满叶面,粘手差有泌露反光。

梨木虱什么时候能治好,梨木虱怎么彻底根治(7)

(梨二叉蚜为害叶片)

发病规律:梨二叉蚜以卵在芽附近、果薹及枝杈的缝隙内越冬。

次年3月中、下旬梨芽萌发时开始孵化,并以胎生方式繁殖无翅雌蚜。以枝顶端嫩梢、嫩叶最多。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为害最严重。

5月中、下旬产生有翅蚜,至6月上旬迁移到夏寄主上。9-10月又迁回梨树上为害、繁殖,产生有性蚜。

雌雄交尾后,于11月开始在梨树芽腋产卵越冬。

一年中以春、秋两季为害较重,尤以4月下旬至5月为严重。

来源丨191农资人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