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症状
1.病鱼体表、鳍条(尤其是尾鳍)、鳃丝、肠内出现许多大小不等的气泡。
2.身体失衡,尾上头下浮于水面,无力游动,无法摄食。
3.在鱼的尾鳍鳍条上有许多斑斑点点的气泡,小米粒大。
4.严重时,尾鳍上既有气泡,还有像血丝样的红线。
5.如果鱼体再有外伤,伤口会红肿、溃烂、感染疾病。
6.有时胸鳍和背鳍也布满气泡,管理不当,也会造成死亡。
发病的白鲢鱼,鳍条布满气泡
发病的鲫鱼,鱼鳔出现胀气
发病的白鲢鱼,鳃丝出血
二.气泡病的病因
导致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过饱和的原因很多,主要是:
(一)水中浮游植物(藻)过多,在强烈阳光照射的中午,水温高,藻类进行光合作用旺盛,可引起水中溶氧过饱和。如水中含氧量达14.4毫克/升,即饱和度为192%时,体长1厘米的鱼苗便可发生气泡病。
(二)池塘中施放过多未经发酵的肥料,肥料在池底不断分解,消耗大量氧气,在缺氧情况下,分解放出很多细小的甲烷、硫化氢气泡,鱼苗误将小气泡当浮游生物而吞入,引起气泡病。
(三)有些地下水含氮过饱和或地下有沼气,也可引起气泡病。水中的氮饱和度达到153%-161%时,也会产生气泡病。在台湾多数水产养殖的水源是地下水,若将地下水(尤其是深度超过90公尺)抽出后直接导入鱼池中,而没有经过减压式曝气处理,会使地下水中的氮气迅速被释出,进入鱼体组织内而发病。这时地下水中含氮量不一定过饱和,而是因为没有曝气或减压所造成。 另外,有些地区的土壤就含有多量硝酸盐化合物,使该地区地下水含有过饱和氮气,以这种地下水为鱼池水源也易引起气泡病。春季时,在自然情况下池水中也较易累积大量氮气,这些氮气的来源是水中有机物被分解成游离氨,之后转换成硝酸,再经去硝化作用成亚硝酸,最后亚硝酸再被分解所产生。
(四)在运输途中,人工送气过多;或抽水机的进水管有破损时,吸入了空气;或流水经过拦水坝成为瀑布,落入潭中,将空气卷入,均可使水中气体过饱和。
(五)水温高时,水中溶解气体的饱和量低,所以当水温升高时,水中原有溶解气体,就变成过饱和而引起气泡病。
(六)偶然见于在北方冰封期间在水库的水浅,水清瘦、水草丛生的条件下,水草在冰下进行光合作用,也可能引起氧气过饱和,引起几十千克重的大鱼患气泡病而死。
三.气泡病的危害
1.气泡病最主要的危害是引起发病鱼的急性死亡,特别对鱼苗的危害性较大,能引起鱼苗的大批死亡。
2.气泡病的另一个危害是继发感染其它疾病,如水霉病、细菌性疾病等。
3.气泡病对鱼鳍的损伤很普遍,经常观察到草鱼发生气泡病以后,接着开始出现烂尾病。
4.气栓损伤鳃丝以后,病鱼继发细菌性烂鳃,鳃丝内大部分气栓被鱼体吸收以后,往往最后在鳃丝末端残留少量气栓,阻塞血液循环,使末端的鳃丝坏死。
5.气泡病导致的鱼体组织损伤,在早春时节,极易继发感染水霉病。
四.流行特点
1.多发于春末夏季的高温季节。
2.在夏季,持续高温,鱼池水温增高,水质过肥,池水变成绿色,浮游植物或青苔或藻类过多,光合作用过于旺盛,大量释放氧气,由于水中溶解氧过度饱和,大量氧气形成微型气泡。
五.预防措施
1.注意水源,不用含气泡的水,用前需经过充分曝气。
2.池中腐殖质不应过多,不用未经过发酵的肥料。
3.掌握投饵量和施肥量,注意水质,不使浮游植物过多。
4.保持水质新鲜,可有效预防此病。
六.治疗方法
1.发病时立即加注新水,排除部分原池水,或将鱼移入新水中静养一天左右,病鱼体上的微小气泡可以消失。
2.患有外伤,可在伤口涂抹红汞水,并在消毒池中浸泡5-6分钟,2-3天就能恢复原状。
3.食盐全池泼洒,每亩水深1米,用量2-3千克。
4.中午开增氧机曝气。
5.每亩用艾、牡荆各1千克,煎汁,加食盐1千克,全池泼洒,连续2次。
6.迅速冲注新水水深0.66米,每亩可用生石膏4千克、车前草4千克,与黄豆打成浆,全池泼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