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可以说是一个高技术的活儿,不是谁都能*。正常的便便实际上必须由两套神经系统齐心协力,才能不失体面地圆满地做好这件事。除了人类,其他的动物基本上都做不了这么到位,这要归功于我们身体进化出来的五花八门的技能。但是生活中的某坏习惯又让便便这件小事变得很困扰。
今天,让我们学习一下这中间存在什么样的奥秘吧。
我们就从肠子的出口说起。肛门,它是一套很精妙的肌肉系统。你可以有意识地收缩和放松的那部分肌肉,叫做外括约肌(是不是已经感觉到了?)。肛门里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块相似的肌肉,叫做内括约肌。而这块肌肉却是我们不能自主控制的。
这两块肌肉各事其主,分别听命于两大神经系统。外括约肌是遵从于较高级的主观意识,如果大脑认为现在还没到坐到马桶上不能便便,外括约肌就会绝对严防死守,尽力收缩,内括约肌是听命于不受主观意识控制的自然*世界,它才不在乎你身在何处,想不想留下个人气味,还要身体有需要,他就会坚决执行。要是没有外括约肌管着,估计我们生活将到处都是屁声阵阵。
庆幸的是这两块括约肌紧密的配合,让我们避免了“大便无法自理”的尴尬。当便便到达内括约肌的时候,它会反射性的张开。但是它可不会一下就大开绿灯,让里面的大部队一下子都冲出来,它会让小分队先来侦查一下什么情况。在两块括约 会分析一下肌之间布满了传感细胞,它们会分析一下小分队的性质,比如大部队是固体还是气体,再把信息报告给大脑,这是大脑则会收到信号“十万火急”或者“没什么,只是个幌子。”同时大脑还会通过眼睛耳朵收集的信号,综合判断外界环境,并制定相应措施。数秒内,决策一出,外括约肌便接到圣旨,“现在在课堂上,千万得守住!”外括约肌接到圣旨以后,就乖乖的更加努力。接着内括约肌接收到这个指令,它尊重同时的决定,于是齐心协力将小分队安置在等候区。冲刺是早晚的事情。再过些时候,内括约肌会再试探一次,这时候你可能已经在马桶上,于是大脑军旗一挥,千军万马倾泻而下。
内括约肌非常有原则,它的理念是:该去的一个不留。外括约肌则不一样,它必须听从大脑判断周围环境。括约肌的内心世界非常复杂多变:“这有个厕所,应该足够干净吧?去不去呢?”“我和他挺熟了,排一些有害气体应该没事吧?是不是应该默默的?”“如果我现在不去厕所,晚上才能忙完,那不得忍一整天吗?”
虽然听起来等不了大雅之堂,但是它确实一个终极问题的体现:身体内界和身体外界,那个对我们来说更重要?为了融入环境,我们到底让身体做出多大的让步?有人憋到肚子疼,有人却可以自然地觉得放屁是一件小事。为了让身体健康和社会关系能和谐相处,拜托你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找一个平衡点吧。
经常憋着不去厕所,内括约肌就会越来越倦怠,甚至可能180度大转性。当外括约肌过于束缚内括约肌和周围的肌肉的时候就会严重打击它们的积极性。如果内、外括约肌沟通变得越来越困难,你离便秘就不远了。
还有一个现象,对于孕妇来说,即便没有故意忍着不上厕所,也可能出现产后便秘。这是因为,负责在内、外括约肌之间传递信息的神经纤维极为纤细,分娩时它们很容易断裂。好在神经可以自行生长愈合,不管是分娩还是其他原因导致损伤,都可以用一种生物反馈疗法来医治,这种疗法可以帮助被隔断的内、外括约肌重新架起传递信息的桥梁。
便便听起来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小事,但是如果对于这个小事过于忽视,让我们的身体受太多委屈,健康问题也会慢慢随之而来。适当减轻负担,给我们的身体放个假,在保持健康的状态下,我们的生活才能充满活力。
观点来自于朱莉娅·恩德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