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感清凉的薄荷
让人唇齿留香、凉爽惬意
薄荷带给舌尖的清凉感
到底从哪儿来?
所有人都能大口享受薄荷“自由”吗?
薄荷的清凉感是从哪儿来呢?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教授张慧娟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薄荷挥发油成分中富含薄荷醇(也叫薄荷脑),能激活口腔和皮肤神经末梢上专门感受寒冷的受体蛋白,使其迅速运转,同时向大脑传输一种类似寒冷的信号,让人整个口腔甚至食道都产生凉飕飕的感觉。但是,薄荷的这种清凉感并不是它降低了口腔温度,而纯粹是个“骗人”的把戏。
张慧娟进一步解释说,人体之所以能感受到低温寒冷,全都依靠皮肤和口腔中的寒冷感受器:一种名叫TRPM8的神经受体,而这种神经受体还有另一个名字——“寒冷与薄荷醇受体1”,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接收寒冷温度的刺激和薄荷醇的刺激,让机体产生冷的感觉。换句话说,接收薄荷醇刺激信号的和感受冰凉的受体是同一个,无论刺激它的是寒冷还是薄荷醇,向大脑传送的“感觉”都一样。
尽管听起来薄荷醇给人的清凉似乎不那么“实在”,但其功效却毋庸置疑。中医权威文献记载:薄荷醇具有消炎、镇痛的特殊功效,能够有效缓解头痛及鼻、咽、喉等炎症引起的肿胀。生活中常见的风油精和花露水,都含有大量的薄荷醇。薄荷叶片越老、薄荷醇含量越高、口感越清凉。
“薄荷”和“留兰香”有区别?
你知道吗,目前我们日常食用或接触的薄荷,很多都是和薄荷很像的留兰香,而不是薄荷。
张慧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留兰香,也叫南薄荷、绿薄荷。从外观上看,留兰香叶片较厚,一级侧脉下陷、网脉不下陷,而薄荷叶片较薄,叶面相对平整光滑、叶脉较浅。此外,薄荷花一般是腋生(即花开在叶腋,叶的基柄与茎相接处内侧),而留兰香的花多生在顶端。
薄荷(左图)和留兰香(右图)对比
那么
人们为什么要用留兰香来充当薄荷呢?
张慧娟分析说,薄荷家族不大,模样也大同小异,种类间容易杂交,非专业人士很难分清楚。留兰香本身就是唇形科薄荷属植物,和“正宗”薄荷同科同属,外貌相似、气味相近,常被人们混淆。
尽管留兰香和薄荷看起来相似
闻起来差不多
但吃起来却大不同
薄荷不仅口感辛辣清凉,用手轻轻揉搓,皮肤也能感到浓浓清凉。而作为“高仿品”留兰香却没有这样的特性。
从食用角度来看,无论是点缀西餐或冷饮,还是用作海鲜肉类的调味,用薄荷和留兰香尽管口感略异,但问题都不大。如果是入药,务必注意区分。
薄荷该如何使用?
薄荷在餐饮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既能去除鱼和肉的膻味、腥味,还能让很多特色菜肴平添别样口感。但是,即使在食用薄荷非常普遍的云贵地区,薄荷也都是作为“配角”而存在。毕竟,薄荷是菜也是药,日常生活中吃薄荷最好还是因人而异、酌量食用。
《本草从新》《本经逢原》等典籍记载,薄荷芳香辛散、发汗耗气,多服损肺伤心,令人虚冷,孕妇应避免使用。因薄荷有抑制乳汁分泌的作用,哺乳期女性不宜多吃。因为薄荷具有提神醒脑的功能,所以不建议一次性大量食用,特别是在晚上食用,以免失眠。此外,对薄荷过敏人群更应该慎用。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
不是所有的薄荷
都能拿来当作盘中餐或杯中饮
张慧娟介绍说,薄荷常见品种中,大约有10多种可以食用,可食部位主要是茎和叶。但是,有些薄荷本身有轻微毒性,不适合食用。比如日本薄荷,是制作樟脑丸的原材料,驱蚊效果很强。再比如猫薄荷,虽然无毒,但猫吃了易产生幻觉,做出打喷嚏、翻滚等动作,也不建议食用。此外,还有不太常见的普列薄荷,本身也是有毒的。
张慧娟提醒消费者
用于食用的薄荷
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购买
从公园或城郊公共绿地采食薄荷的做法
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李建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