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花有什么用途和价值,桂花花有什么功效怎么用

首页 > 健康 > 作者:YD1662025-04-20 16:49:15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在绘就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的美丽蓝图时,红色基因与朱子文化早已融入浦城县的发展大局。丹桂,作为浦城县的县花,也早已和红色基因与朱子文化融为一体。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浦城丹桂产业坚持绿色发展、坚持项目带动、坚持文化赋能、坚持丹桂经济民生保障……老区旧貌换新颜,人民生活更幸福。

岁月悠悠 花香越千年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这缕芳香,在有着“中国丹桂之乡”之称的福建浦城,已氤氲了上千年。每逢金秋时节,一树树争相怒放的桂花,让南浦大地独占秋色,处处沐浴花香。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代朱熹对浦城文化的影响源远流长。在浦城,除了朱子文化,还有许多的优秀文化等着我们去挖掘,丹桂文化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对于浦城人来说,丹桂,不仅仅是一棵树,更不只是一种普通花香,丹桂花用途价值丰富,可用于食品、药品、护肤品开发。

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使我们理解历史的温度,红色文化的内涵,还构建起我们与古人和革命英雄之间的紧密关联。曾在1932年丹桂飘香季节,方志敏率红十军将士进军闽北,守护解放浦城,群众纷纷支援,用木樨茶招待红军。这,就是朱子文化中的一种理,一种气。用代表风土人情的丹桂,表达对英雄视如亲人的情感。朱熹在书院中手持丹桂,寄托着他希望书院学子都能登科及第的夙愿。因为在科举时代,“蟾宫折桂”象征着“金榜题名”,寓情于物,寓理于物,将朱子文化的精髓表达得淋漓尽致。

朱子文化与红色文化作为丹桂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赋能丹桂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紧跟时代热点,将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绿色产业发展相结合,焕发出新的活力,为进一步推动浦城丹桂产业蓬勃发展。“浦城县闽红丹桂”因地制宜盘活资源,将重点放在已有基础或形成品牌的丹桂企业上。

闽红丹桂品牌创始人徐鸿斌表示,在浦城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品牌成为浦城丹桂产业振兴战略的前锋。经十多年摸爬滚打,已完成产业转型升级,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成功挖掘丹桂鲜花、叶片的利用价值,丹桂精油、丹桂工艺品、丹桂干花锁香锁色、纯露、净膏、萜类物质等……高附加值产品相继问世,创新驱动发展、全域知识产权保护。在新时代,有了朱子文化与红色文化的注入、丹桂产业的发展变得比以前更加丰富,我们致力于丹桂绿色全产业链打造,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路,实现传统文化和绿色产业的双向奔赴。

文化为媒 天香云外飘

文化就是软实力,浦城以桂为媒,让丹桂这一福建特色,成为浦城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桥梁。一场桂花雨,一次文化浴,丹桂之乡这张招牌,再次激活了浦城这一池春水。

2007年9月,南京林业大学桂花研究中心对浦城桂花品种资源进行系统调查发现:浦城县现有桂花品种20个,四季桂品种群2个,银桂品种群14个,金桂品种群2个,丹桂品种群2个。其中“丹桂”“晨露”两个品种获得了木樨属新品种国际登录证书。“丹桂”荣获“丹桂品种群优良新品种”证书,“晨露”荣获“银桂品种群新品种”证书。

浦城丹桂花朵大,花瓣厚,艳丽如丹,清香袭人,当地人常称之为“木樨”。对她,浦城人有种特殊的情结。他们把这种情结融入“亲亲一杯木樨茶”的待客之道,世代相传;其中丹桂文化领路人徐鸿斌也早把丹桂文化融入诗歌、舞蹈、戏曲、字画、剪纸、摄影等各种文艺作品,形成厚重独特的丹桂文化。

“亲亲一杯木樨茶,千年习俗养育了她……”一首《亲亲一杯木樨茶》唱出了浦城人民对丹桂的情有独钟,也道出了他们千百年来的好客之道。清梁恭辰在《蜜浸》中记载:“浦俗嫁女必用蜜浸果品,以多为贵,至少亦须数百瓶……婿家往往蜜浸之精粗,卜来妇之吉祥与否。”“浦城大小燕集,以及新正(正月)款客,新宾登门,无不需此。”客来敬茶,以茶示敬,以茶为礼,与吉祥、友善相连,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一个民间习俗。用丹桂茶待客成为浦城人最高和最亲的礼节,延续至今。古往今来,在浦城,每有贵客来访,主人都会敬上一盅清香四溢的木樨茶,寓意清清吉吉、富贵呈祥。

氤氲着浦城厚重历史文化之香的丹桂文化,是浦城的一张闪亮“名片”。历届县委、县政府以文化为媒,全力打造浦城丹桂品牌。近年来,浦城以丹桂为主题,涌现出许多以丹桂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邀请省文联组织“丹桂采风”活动,通过省内外知名的文学、书画、音乐、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创作,不少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动人诗篇;开展民间剪纸大赛,一幅幅以“丹桂”为主题的作品,流向全国各地,有的远涉重洋,深受海内外友人的喜爱;举办美食大赛,用“丹桂”点缀的风味美食,是山城人满怀热情的待客之道,更为节日增添着喜气与吉祥。

借梯登高 芳香更醇厚

在上海世博园、福州大学新校区、武夷新区南平大剧院门前,均可看见浦城丹桂挺拔骄人的身姿。昔日“养在深闺”的浦城桂花糖茶,如今也漂洋过海来到东南亚国家及我国的港澳台等地区,她的香甜与吉祥寓意让人难以忘怀。近年来,浦城丹桂渐渐形成特色产业并不断发展壮大,通过借梯登高的方式,与南京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进行县校合作,完成了桂花品种普查、新品种引进、丹桂精油研发等,建设桂花博览园等项目。全县百亩以上连片种植达200片,售出苗木上亿株,曾带动一批种植户脱贫致富。

为推动浦城丹桂产业发展,确保产业实现从初级加工、季节性生产向精细加工、常年生产转化,向丹桂产业园开发、产业集群发展,浦城县通过招商引资活动,大力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在现有企业生产的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加工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附加值。

同时,浦城县还在发展丹桂旅游上持续发力。依托位于临江镇的中华桂花博览园和位于水北街镇的乌龙山桂花大观园,继续挖掘“千年九龙桂”等丹桂文化,规划建设特色农庄休闲、精品农产品生产、红色科教旅游体验、徒步登山探险等系列项目,为游客提供一个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相结合的充满乐趣的旅游体验区,让浦城丹桂的芳香更加醇厚。

文化就是软实力,随着文化因子的注入,浦城丹桂的香气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会越飘越远。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