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医院这么久了#
这次住院调理血糖,对医院有几点新认识:
一、看病主要依靠各种检查检验。这次住院调理血糖,从入院到出院共六天,前三天没有打针,没有用药,只进行检查检验。检查的项目有胸部CT平扫、肝胆脾彩超、心电图、眼部检查、四肢反应检查,检验项目有抽血化验、尿检、大便检验、血糖检验。与上次住院检查项目少了造影。造影检查项目主要是考虑血管是否堵塞。这个项目与糖尿病有关系。但这次没开检查,说明医生更慎重,减少患者伤害。我女儿也在读中医研究生。我曾经问她:你学会拿脉没有?女儿说,没有。我再问:老师不教拿脉吗?女儿回答:您以为呢?现在的老师都不拿脉,凭的是检查检验结果开处方。处方都不要自己想的,都有模板,在模板上加减。听后,我对检查检验对诊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许依靠检查检验,诊断更精准。但是有些病时间不等人,这个时候,经验更重要。
二、开药更谨慎。这次竟然没有打针。自血糖高住院调理以来,几乎都是入院即打扩管营养神经针。听医生讲,这种针主要是活血化瘀,避免血管淤堵。血管淤堵是糖尿病患者的大忌。今年已是我血糖高的第十多年。这次不打,说明以前打的,都没有必要,有过度医疗之嫌。
三、医生态度很好。尽管是周日入院,科主任还在班。我这次住的是市中心医院,科主任应该不需要周日到班。无论是管床医生,还是上级医生,都能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面带微笑,不厌其烦。为他们点赞。但护士在细节上有待改进。可能是实习的多,明显出现纰漏。比如忘记告诉患者有些检查项目是需要空腹和憋尿的。比如抽血时竟然掉了一管,没有核对数目,导致增加患者抽血次数。比如输血,没有交代输血证怎么用,有输血证是否优惠价格等。有个检查项目需要医生再次复查,相关医生不断道歉表示给患者带来不便,我们的心情大大好转。
四、数字医院真方便。预约、缴费、查看检查检验结果、住院费清单都可以在手机上一键明了。而且永久保存,下次住院,可以自己随时比对。医保卡都可以凭电子卡使用,大大方便了患者。只是老年患者怎么办,似乎是一大难题。病房里的微波炉,竟然也要扫码使用,老年患者没有智能手机,就用不了哟。
五、地级市医院患者真多。门诊、住院部,从周一至周日,都是人,川流不息。说明分级诊疗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地级市医院要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用在大病难病的治疗上。有些项目和病人就不应该开展和收住院。比如,县市区的,还跑到地级市医院体检。一个地级市医院还和基层医院抢体检业务吗?转诊制度比较好,没有基层医院的分流,只会导致基层医院吃不饱,上级医院忙不赢的局面。
社会在进步,制度在完善,水平在提高。我们有信心和医院一起努力,共迎健康中国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