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岁的老陈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常呼吸本就比常人费劲些。疫情期间,为了安全,他每天都坚持戴口罩出门。可每次戴上口罩没多久,他就觉得呼吸愈发困难,胸口像压了块大石头,憋闷得难受。他尝试过多种口罩,情况却没有改善,这让老陈苦恼不已。实际上,像老陈这样,因戴口罩呼吸不畅而困扰的特殊人群不在少数。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特殊人群选择口罩的三个诀窍,帮助大家既能做好防护,又能舒适呼吸。
在了解选择诀窍前,咱们得先清楚口罩的种类及作用。常见口罩有普通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KN95/N95 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等。普通医用口罩防护等级较低,主要用于非人员密集场所,每 4 小时需更换 。医用外科口罩防护等级中等,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30%,细菌过滤效率≥95%,适用于有体液、血液飞溅的环境,如医院手术室,在疫情期间,人流密集场所也适用,同样每 4 小时更换 。KN95/N95 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对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95%,适用于现场探查、采样、检测人员,每 6 - 8 小时更换 。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等级最高,达到 N95/KN95 口罩标准,适用于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及确诊患者转诊时,每 6 - 8 小时更换 。
诀窍一:依据身体状况选口罩有呼吸道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患者,心肺功能较弱,戴口罩后呼吸阻力增加,会加重呼吸负担。这类人群不适合佩戴防护级别过高、呼吸阻力大的口罩,像 KN95/N95 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就不太合适 。建议选择普通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它们呼吸阻力相对较小,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防护需求,又不会过度影响呼吸。比如老陈,若更换为普通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呼吸不畅的症状可能会得到缓解 。
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心功能不全者,心脏泵血能力下降,血液循环受影响。戴口罩导致呼吸不畅时,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同样,这类人群应避免高阻力口罩,优先选择呼吸顺畅的普通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
特殊人群皮肤可能更为敏感,容易对口罩材质过敏。在选择口罩时,要留意材质。尽量选择材质柔软、亲肤,且经过消毒处理、无刺激性气味的口罩 。比如,一些口罩采用棉质内层,对皮肤刺激性小,适合敏感肤质人群 。同时,要查看口罩是否含有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如某些化学添加剂、香料等。若对特定材质过敏,可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选择合适的替代产品 。
口罩结构也影响呼吸体验。有些口罩设计不合理,佩戴后会紧贴口鼻,阻碍空气流通。特殊人群应选择结构宽松、呼吸空间大的口罩 。例如,部分口罩采用立体设计,能在口鼻前方形成一定空间,让空气更顺畅地进出,减少呼吸阻力 。另外,有呼吸阀的口罩能帮助呼气时排出气体,降低呼气阻力,对于呼吸不畅的特殊人群,可优先考虑有呼吸阀的口罩 。但要注意,若处于可能传播病原体的环境,如医院等,不建议使用有呼吸阀的口罩,以免病毒随呼气排出 。
诀窍三:试用与调整购买口罩时,特殊人群最好能进行试用 。在安静环境下,戴上口罩正常呼吸 5 - 10 分钟,感受呼吸是否顺畅,有无憋闷感 。若感觉呼吸明显受阻,或者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说明该口罩不适合 。可多尝试几个品牌、款式的口罩,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
佩戴口罩的方式也很关键。戴口罩前先洗手,分清口罩内外、上下,浅色面朝内,深色面朝外,有金属条(鼻夹)的一端在上 。佩戴时,将口罩皱折展开,完全包住嘴、鼻、下颌,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贴合紧密 。但贴合时不要过度用力,以免压迫面部,影响呼吸 。如果佩戴过程中感觉口罩过紧或过松,要及时调整。过紧可适当拉伸口罩耳挂,过松则重新调整位置,确保口罩既能有效防护,又不会影响呼吸 。
特殊人群若戴口罩呼吸不畅,可通过这三个诀窍选择合适口罩 。若尝试多种方法仍无法缓解呼吸不畅,或出现呼吸困难加重、胸痛等严重症状,务必及时就医 。希望大家都能选对口罩,在做好防护的同时,拥有舒适的呼吸体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