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印度的瑜珈修习者。(资料图/图)
不久前,一篇自媒体文章《无数中国女人,正被瑜伽毁掉身体》(以下简称“毁文”)火了,大概是说瑜伽的起源很色情,印度教、印度文化中的神祇都是为两性交合而产生……
有瑜伽教练反对说:即使瑜伽的起源与性有关,又如何?如果瑜伽能使我们获得健康美好的身体,现代人就可以练习它。
这种反驳并不能消除不明真相的围观者的困惑。作为瑜伽哲学研究者与瑜伽习练者,有必要严肃地正本清源:瑜伽的起源与性无关;如果非要问一个“它与什么有关”,姑且可以回答:与马有关。
这里我们从词源与语义变迁的角度,考察一下“瑜伽”这个词。
1. 梵文词语不能这样拆解
上文提到的“毁文”中说,“瑜伽”的第一次露面是在印度《爱经》中,而这部书用“瑜伽(योग,yoga)= 瑜尼(योनि,yoni) 林伽(लिङ्ग,liṅga)”这个公式来解释瑜伽的词源,其中林伽是湿婆的阳具,瑜尼则指女神的身体,瑜伽便是二者的交合。
看到这里,稍微有一点梵文基础的人,都会忍俊不禁。这基本上与拆解汉字“男=田 力”,“家=房 猪”是一个思路。但问题在于,印欧语系的梵文天城体(即上下文括号中的字体)不是象形文字,它记录的是发音,用两个字母长得像的词,掐头去尾,拼凑杂烩,不属于梵文语法的复合词规则。
梵文的词性和变格则比英语复杂许多,和德语有点类似,每个动词词根在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的第一、二、三人称分别有其格位,每个名词在单数、双数、复数也皆有八个格位。而从动词词根很多时候也会发展出相应的名词,比如从动词词根√budh(बुध,意为“知道”),就派生出名词bodhi(बोधि,阳性、单数、体格,意思是“智慧”)和buddha(बुद्ध,阳性、单数、体格,意思是“觉悟者、佛陀”)等。
yoga这个名词,从文法上说,则是由动词词根√yuj(युज्,一般解释为“连接”)派生而来。
2. 瑜伽的原意与马有关
雅利安人在印度推行种姓制度,祭司阶层婆罗门(brāhmaṇa)垄断了知识和智慧,吠陀(Veda,意为“天启”)是他们最根本的经典。按大致出现的时间先后,狭义的吠陀指四部吠陀文学:《梨俱吠陀》(约成书于公元前16-11世纪)《娑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广义的吠陀,则包括吠陀本集(以上四吠陀)、梵书(约编写于公元前900-500年)、森林书、奥义书。
在用吠陀梵语(比帕尼尼确定的古典梵文更早的梵文形式)书写的《梨俱吠陀》的早期章节和梵书中,yuga(“yoga”在吠陀梵语中的出现形式,意为“轭”,即驾车时套在牛马颈部的曲木)及其派生词yugya(戴着轭的动物)出现过很多次。这一点在不少印欧语言中有迹可循,如德语的joch,法语joug,拉丁词jugum,都表达与“轭”同样的意思。作为战斗民族,马车对雅利安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耕牛在印度也具有神圣的地位。作为牛马具的yuga(yoga)最早并没有其它特别的意味。
到了稍晚的《卡达奥义书》(kaṭha upaniṣad),印度智者们讨论抽象问题,有时会用“马”来作比喻。人类感官的激情及其奔腾的力量,开始被形容为如脱缰的野马一样放纵不羁,感官所追逐的对象则会被类比为野马追慕的对象。于是,表达“轭”的yuga,除了用来表达驾驭战马,也开始用来表示对感官的控制。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其实背后伴随着古印度哲学发展的一条主线。在《梨俱吠陀》较晚期的章节中,圣人们开始思索“在梵天创造之前的世界是什么”等问题,甚至怀疑世界是否是被神创造的。而到了奥义书的时期,古印度思想者试图从在变幻万千的宇宙现象中,找到一个不变的终极实在。然而他们发现,宇宙可能是一个幻象,而人的无知及由此而来的业报轮回使自身沉溺于生死流转的苦海,无法达至那绝对的梵、真理、涅槃、解脱等。为了超越人类存在的苦难现状,单凭日渐僵化的婆罗门繁缛的祭祀和牺牲仪式已经远远不够,于是,个人的苦行日渐被推崇。
大约公元前4世紀、梵语文法的集大成者帕尼尼(पाणिनि,Pāṇini)编著了 《八篇书》(अष्टाध्यायी ,Aṣṭādhyāyī,也称Panini Grammatik),对梵语构词学用近4000个规则进行了公式化,标志着吠陀梵语时代的结束。其中给出yoga的词根是√yuj,它同时具有与驭马有关的“连接”,以及在个人修行实践中过程的专注、禅定、三摩地(समाधि,Samādhi)的意思。由√yuj派生的名词yoga用来指许多种控制心灵的方法,另一个名词yogin则指遵行这些方法的实践者。在《慈氏奥义书》(或译作《弥勒奥义书》)和帕尼尼的文法书中,最早地用古典梵文记录了这些瑜伽方法和修行者。
从这一时期开始,yoga这个词已经成为一个泛印度的概念,泛指任何苦行和冥想的技术和方法。从词源上,yoga表示对牛、马的驯服;而人若想获得解脱,则要从驯服身体及感官着手。这是一条通过严格的自律,来克服人类天性中的散漫和惰性,以期获得最终的自由的解脱之路。自律的途径包括极端苦行、调息、冥想等,源自模仿不同动物姿态的瑜伽体位法,也是超越人类存在处境的方法之一。
3.瑜伽的历史比《爱经》长多了
《爱经》棕榈叶抄本(资料图/图)
公元前1000多年便已出现于文献中的瑜伽(योग,yoga),历史比佛教、密教、印度教都要久远许多。“毁文”提到的《爱经》的现存文本,据将其翻译成英文的印度学家Wendy Doniger考证,最早是在公元225年之后进行撰写的。不过,更需要澄清的是,《爱经》从来不是印度的正统经典,无法作为考察瑜伽一词本义的材料。
在之后的发展中,瑜伽派是不折不扣的印度六派哲学(公元4-6世纪之间确立,包括弥曼差、吠檀多、数论、胜论、正理论、瑜伽)之一。今天许多瑜伽学院奉为祖师的圣哲帕坦伽利(पतञ्जलि ,Patañjali),并不是发明瑜伽这项技术的人,但他在公元前300年左右系统地整理出了《瑜伽经》,使得瑜伽派最终在婆罗门哲学传统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汉文佛教经典中,yoga一词由天竺僧人真谛翻译为“相应”,玄奘在《瑜伽师地论》中才将其译作汉文“瑜伽”,指的是大乘佛教修行者(即योगिन,yogin,瑜伽行者)修行的境界、行为、果报的相应。
从身体实践方面考察,瑜伽行者追求奉行清净无染的梵行,纵欲绝对是一件有损修行的事,将对性力的崇拜归因为瑜伽是不公平、乃至扭曲的。与瑜伽修行所追求的绝对解脱的快乐相比,两性交媾的快感转瞬即逝,简直不值一提。至于印度在公元1、2世纪左右出现的推崇性力的湿婆派,以及公元7、8世纪兴起的性力派(शक्ति,śakti)运动,乃至密教中的双休和欢喜佛等,有其各自的思想脉络和社会环境等因素,不是源自瑜伽这个概念,最多只能说,它们的某些修行方法采用了具有瑜伽要素的一些技巧。“毁文”中提到的瑜尼(योनि,yoni)和林伽(लिङ्ग,liṅga)最早是在湿婆派大行其道之后才流行的概念,实在比瑜伽的出现晚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