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到了性成熟时,会羽化成为我们常见到的蜉蝣样子。
值得注意的是,蜉蝣会集体羽化,之所以要如此,主要还是因为它们的太弱了。蜉蝣羽化之后,虽然具有飞行能力,但是飞行速度并不快,很容易被鸟类袭击,另外它们的飞行高度并不高,常常会贴着水面、地面飞行,这也使得鱼类和两栖动物等会吞掉它们。天敌众多的它们,只能依靠数量的优势,来保证一小部分蜉蝣能够完成交配产卵的重任,传递自己的基因。
再加上蜉蝣羽化之后,大约只有1天的寿命,并且在白天时它们会蛰伏在水边,只有到了晚上才会出没。
如果它们没有演化出集体羽化的技能,那么蜉蝣光是寻找配偶就可能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所以它们就没办法延续到现在。
因此,它们在演化之中,保留了集体羽化的特点,在同一时期,集体飞舞着寻找伴侣。
在成虫阶段,蜉蝣的口器会退化,不再觅食,只专注于求偶。求偶之后,它们会把卵产在水中,而它们的身体则会成为鸟类以及鱼类的食物,是当地动物们不可多得的美食大宴。
之所以今年蜉蝣集体大爆发,主要也和水质有关,蜉蝣对水质要求较高,受污染的水源会导致它们难以孵化和生活,而此次蜉蝣大爆发,恰恰也说明了当地水质条件改善,使得大多数蜉蝣能够长大。
另一方面,今年雨水较多,可能是将上游的蜉蝣稚虫冲到了这里,导致蜉蝣在这里大爆发。
动物异常行为老一辈人经常会把动物的异常行为与气候变化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气候变化虽然会引起动物异常行为,但并不代表着动物的行为标志着气候变化。
比如:今年呼伦贝尔满洲里出现了大量的蚜虫,蚜虫密密麻麻,形成了黑色的云雾,这种罕见的现象也被人们认为是气候变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