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塔尔族
塔塔尔族称为自称“tatar” 一词的音译,在汉文史籍中常被译为“鞑靼”、“达怛”等,主要分布于中国新疆、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巴尔干、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民族主体位于中国境外,2021年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境内塔塔尔族的人口数为3544人 [5] ,是中国境内人口最少的民族。
塔塔尔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唐代时,为我国北方游牧的突厥汗国统治下的一个部落。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突厥汗国衰亡后,鞑靼逐渐强大,唐以后“鞑靼”一名成为对中国北方诸部落的泛称。蒙古兴起后,鞑靼成为蒙古汗国统治下的一个部落。13世纪蒙古西征时,中亚人和欧洲人仍将蒙古人统称为“鞑靼”,明代史书则将东部蒙古各部称为鞑靼。
塔塔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塔塔尔语是在保加尔语和克普恰克语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古回鹘语、喀卡尼亚语、古乌孜别克语都对它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塔塔尔族使用文字的历史很悠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先后使用过突厥文、回鹘文和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塔塔尔文。从20世纪中叶开始,塔塔尔族对原有的老塔塔尔文进行了改革。现代塔塔尔文语音由10个元音单位、24个辅音音位组成。由于塔塔尔族长期与哈萨克族、维吾尔族人交错杂居,往来频繁,联系密切,因而这两个民族的语言文字已成为塔塔尔族人的通用的语言文字。居住在阿勒泰、塔城、奇台等地的塔塔尔族多使用哈萨克语语言文字,乌鲁木齐、伊宁等城市的塔塔尔族则多使用维吾尔语言文字。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的名人、英雄,他们都为自己民族的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塔塔尔族文化中,虽然民族人数比较少,但也不缺少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奠基者。
阿布都拉·托哈依(1886—1913),新疆人。诗人,塔塔尔文学奠基人之一。作品主要有《山庄之歌》、《秋风》、《风暴》、《塔塔尔姑娘》、《如果是你的话》等多篇。他的诗详实地表现了塔塔尔人民深受痛苦的情景,深刻地揭露和鞭挞了剥削阶级,热情歌颂了劳动人民,表达了诗人渴望国家解放、人民自由的强烈愿望。他的诗作对中亚各突厥民族的文学艺术都有重大影响。
拉希达(1912——1990),女。塔塔尔族。新疆伊宁人。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毕业于苏联塔什干师范大学。回国后,曾任中学教师、校长,国民党新疆省党部妇运会主任委员,国民党政府立法委员。建国后,历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联副主任,全国妇联西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妇联常委、福利部副部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常委。她还是第二至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