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模的五种基本方法,建模的九个步骤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3-04-17 00:57:38

不过话说回来,不需要⼈⼯标注,只进行⼀次训练,同义词抽象分类也能识别……这可是重重buff叠加。

要知道一般方法使用的3D数据和⾃然语⾔并不能够直接从⽹上免费获取,往往需要昂贵的⼈⼯标注,而且一般方法也⽆法根据单词之间的语义联系识别新类别。

那PLA又是如何做到的呢?一起来看~

具体原理

其实说白了,要成功实现3D模型划分,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让3D数据也能理解⾃然语⾔。

专业点来说,就是要给3D点云引⼊⾃然语⾔的描述

那怎么引入?

鉴于目前2D图像的划分已经有比较成功的方法,研究团队决定从2D图像入手。

首先,把3D点云转换为对应的2D图像,然后作为2D多模态⼤模型的输⼊,并从中提取对于图像的语⾔描述。

建模的五种基本方法,建模的九个步骤(5)

紧接着,利⽤图⽚和点云之间的投影关系,图⽚的语言描述也就自然能够关联到3D点云数据了。

并且,为了兼容不同粒度的3D物体,PLA还提出了多粒度的3D点云-⾃然语⾔关联方法。

对于整个3D场景⽽⾔,PLA将场景对应所有图⽚提取的语⾔描述进⾏总结,并⽤这个总结后的语⾔关联整个3D场景。

对于每个图像视⻆对应的部分3D场景⽽⾔,PLA直接利⽤图像作为桥梁来关联对应的3D点云和语⾔。

对于更加细粒度的3D物体⽽⾔,PLA通过⽐较不同图像对应点云之间的交集和并集,以及语⾔描述部分的交集和并集,提供了⼀种更加细粒度的3D-语⾔关联⽅式。

这样一来,研究团队就能够得到成对的3D点云-⾃然语⾔,这一把直接解决了人工标注的问题。

PLA用得到的“3D点云-⾃然语⾔”对和已有的数据集监督来让3D模型理解检测和分割问题定义。

具体来说,就是利⽤对⽐学习来拉近每对3D点云-⾃然语⾔在特征空间的距离,并推远不匹配的3D点云和⾃然语⾔描述。

建模的五种基本方法,建模的九个步骤(6)

讲了这么多原理,那PLA在具体分割任务中表现到底如何?

语义分割任务超越基准65%

研究⼈员通过测试3D开放世界模型在未标注类别的性能作为主要衡量标准。

先是在ScanNet和S3DIS的语义分割任务上,PLA超过以前的基线⽅法35%~65%。

建模的五种基本方法,建模的九个步骤(7)

在实例分割任务中,PLA也有提升,对比之前的方法,PLA提升幅度15%~50%不等。

建模的五种基本方法,建模的九个步骤(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