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背景介绍,开国大典历史背景介绍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4 23:35:56

受阅飞机为何要挂实弹

1949年9月2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正在中南海召开。突然,上空飞机通过的声音传来,令与会人员心有余悸,以为是国民党的飞机来空袭。*说:“这是我们人民解放军自己的飞机,他们是来保卫我们政协会议的,还准备参加开国大典的空中受阅。”

但按照原定的阅兵方案,空军不参加阅兵式,原因就是硬件确实不行。最后参加受阅的17架飞机,又“杂”又“旧”,有的刚从战场上下来,有的甚至是东拼西凑组装起来的。

8月下旬,不甘心的*、朱德和聂荣臻再次来到南苑机场,见了飞行员就问:“情况怎么样?能不能接受检阅?”“现在能飞给我们看看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们看着飞机编队起飞,又安全落地,心里才有了底。几天后,朱德和聂荣臻再次看了17架飞机表演后,才向*汇报了情况,决定开国大典上要有飞机编队。

聂荣臻向参加大典的部队发出了一道命令:如遇空袭,要原地不动,天上下刀子也不能动,保持原队形。为了防止空袭,其中4架受阅飞机还是携弹飞行,一旦发现敌情,立即解除受阅任务,前往拦截,这也创造了世界阅兵史上的先例。

大典当天起飞前,全体飞行员立下“绝密誓言”:“一旦飞机出现故障,宁愿献出生命,也不让飞机掉在广场和附近的建筑物上”。

开国大典背景介绍,开国大典历史背景介绍(5)

一波不平,一波又起

9月30日,政协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也正是这一天,战士们竟然在城楼上铺设的两块苇席下面,扫出了一个炸药包。次日就是开国大典,天安门广场的警戒工作,提到了嗓子眼上。

然而此时,天安门广场上的旗杆也出了问题。大典筹备之初,整修天安门广场的任务就交给了北平建设局,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设计与修建国旗旗杆,因为*将在开国大典上亲手升起第一面国旗,受领这个任务的人叫林治远。

开国大典背景介绍,开国大典历史背景介绍(6)

他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旗杆的高度,这个在当今根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却难倒了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旗杆应和天安门城楼的高度匹配,为35米。林治远多方寻找才在自来水厂找到4根不同直径的水管,一根套一根地焊接在一起,经过反复试验,最后旗杆只能达到22.5米,经过汇报,上级同意按这个高度修建。加上林治远设计的电动升旗装置,能保证国歌奏毕,国旗正好升到旗杆顶端。

整个安装施工直到9月30日中午才完成,现场试验都很正常。但当天晚上,林治远最后的试验出现意外,试验旗到顶后没有停止,被绞在旗杆里。那时脚手架已拆掉,消防云梯还要差几米,棚彩工冒着危险取出绞破的试验旗,林治远立刻检修反复试验到凌晨,确保万无一失。

第二天,开国大典开始。林治远站在*身侧,升旗电钮在*面前,林治远悄声告诉主席:“把电钮向右转动一下就可以了。”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林治远准备切断电源的备用措施并没有用上。

*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新中国成立,盛大的阅兵式开始。

开国大典背景介绍,开国大典历史背景介绍(7)

飞机为何飞了两遍?

下午4点,指挥员发出“起飞”命令,参加受阅的17架飞机依次从南苑机场起飞,盘旋待命。4点35分,无线电里传来了“空中受阅开始”的命令,受阅飞行部队满怀信心地飞向天安门上空。

9架P-51战斗机按预定方案,第一次通过天安门上空后,迅速脱离航线向北向东转180度紧跟小飞机分队后,再次进入受阅航线。参加开国大典的几十万首都军民,为新中国有了自己的人民空军感到骄傲、自豪!并没有发现有的飞机飞了两遍。

受阅任务完成后,这17架飞机还继续担负了空中摄影、散发传单、战斗值班巡逻等任务。

当天晚上,朱德总司令高兴地说:“从现在起,我才真正是陆海空军总司令了!”而*脸色苍白、疲惫不堪,他已经四天四夜没有合眼,因为开国大典需要他考量的实在太多。

开国大典背景介绍,开国大典历史背景介绍(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