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清华大学将迎来110岁生日。
穿越两个世纪的风雨坎坷,当人们深情回望,已然远去的那个历尽沧桑的20世纪,那一个个交织着中国人呐喊与抗争、奋斗与崛起辉映的历史瞬间,在清华大学一次次校庆的历史追忆中,都会被人们反复唤醒,并不断鞭策着一代代清华人始终怀有“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之心,将兴国安邦之志,付诸行动。
“110年来,清华大学深深扎根中国大地,培育了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光荣传统,形成了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教书育人特色,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培养了大批可堪大任的杰出英才。这是一代代清华人拼搏奋斗、勇攀高峰、争创一流的结果。”4月19日,**在清华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度概括了清华大学110年光辉灿烂的历程。
又红又专,可堪大任
清华大学诞生于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成长于国家和民族奋进之中,发展于国家和民族振兴之时。在时间的长河中,一代代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拳拳赤子心,筑青云报国志。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清华老校长蒋南翔向全体学生作题为“怎样做一个劳动者,怎样做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报告时,第一句就谈到“我们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同学们要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具有基本意义的问题”。
他的答案是“又红又专,全面发展”。执掌清华14年,蒋南翔以先锋者的勇气和魄力将清华打造成了“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110年来,王国维、梁启超、熊庆来、叶企孙等一大批学术巨匠曾在清华执教;23位“两弹一星”功勋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清华园里走出了600多位院士……清华,以实际行动回答了中国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筑强国建设之基,育可堪大任之才。坚持国家至上、人民为先是清华不变的血脉基因。”清华大学党委*陈旭铿锵有力地说。
新时期,清华大学秉持着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深入推进人才培养制度改革。
2014年2月24日开学第一天,能容纳400余人的大教室里座无虚席,一门名为“学术之道”的新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讲。这门课程的主讲教师阵容堪称豪华——丘成桐、朱邦芬、张希、施一公、姚期智,全部是院士。
拔尖领军、创新未来。2010年,清华大学被批准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相继成立了数学班、物理班、钱学森力学班等6个学堂班,配以大师引领、小班制、国际化的培养方式,以“领跑者”的姿态,回答“钱学森之问”。10余年来,“学堂计划”90%以上的毕业生投身于基础学科学术研究,有的已在国际学术界崭露头角,有的已在世界一流大学任职。
为国选材、厚植强基。2020年,清华大学启动“强基计划”,从16000多名报名学生中,保质保量地选拔出了939名志趣坚定、禀赋优异的好苗子,并成立致理、日新、行健等5个实体书院,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沃土。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
2011年,清华大学试点推行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博士生选拔评价指标体系不断完善,院系、学科、导师的自主权不断扩大,更多学术志趣浓厚、具有创新潜力的优秀学生来清华深造。
事实上,在共和国发展历史上的每个关键时刻,都有清华学子自强不息的身影。
1935年,华北事变爆发,当时还是清华大学中文系学生的蒋南翔一声高呼,激荡全国,掀起了“一二·九运动”的序幕。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的邓稼先、王淦昌等学长的感人事迹和报国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响应**的号召,2200名毕业生赴31个省(区、市)基层选调,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面对疫情大考,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向全球免费开放2200多门慕课。
“每一次面对重大历史事件,面对家国时艰,清华人从来都是‘最美的逆行者’,从来都用必胜的决心坚持弦歌不辍,为最后的胜利不懈努力。”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本科生黄思奕在2020年2月3日听完邱勇校长全校云上“同上一堂课”后激动地说。
“一所大学和她所培养的人才,在一个大国自强和崛起的过程中发挥了如此重要的作用,放眼全球,也是少有的精彩!清华大学不愧为引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面旗帜!”2017年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高度评价清华大学人才培养工作。
科技报国,迈向一流
在科技创新的浩瀚星空中,大学像一艘战舰,带领人类驶向宇宙深处。
向基础研究“皇冠上的明珠”发起冲锋,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团队携“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获得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这是中国物理学工作者对人类科学知识宝库的重要贡献。“这是第一次从中国实验室里发表的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说。
挑战重大科学难题、解决重大科学难题,是清华人科技报国的最好答卷。清华的命运始终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相连。
上世纪60年代,面临国外的技术封锁,我国迫切需要自力更生地发展自己的核能技术。包括王大中在内的平均年龄只有23岁半的清华师生敢想敢干,在1964年9月就建成了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研制的屏蔽试验反应堆,打破了国外封锁。
“中国需要发展核能,中国能够发展核能。”如今,王大中已年逾八旬,他带领团队用40多年的艰难探索,建成了世界首座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使中国高温气冷堆技术走到了世界前列。
新时期,清华坚持“顶天、立地、树人”的科技创新理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引领一流大学科技发展与自主创新,奉献了一批世界领先的高质量创新成果——
2012年,著名的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9年,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启动,中国首个、世界最深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加快建设。
作为信息时代的基石,集成电路已成当今大国战略竞争和博弈的焦点。4月22日,110周年校庆前夕,清华大学发布重磅消息——成立集成电路学院,全力破解中国芯片“卡脖子”难题。
低维量子物理、结构生物学、低温堆、导航与惯导……在基础研究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清华大学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影响力引领性成果。2012年以来,清华大学共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67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或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获得一等奖13项。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清华大学早已瞄准学科交叉这一未来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清华大学已围绕人工智能、未来交通、脑科学战略性跨学科交叉等领域进行布局,相继成立脑与智能实验室、未来实验室等10个交叉研究机构。
创新是大学的硬实力,一流的创新体制激发创新活力。经过多年酝酿,2月25日,清华大学正式发布《关于完善和发展大学创新体系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学术治理机制、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等13项建设重点,开启了创新新征程。
“在世界科技创新空前活跃,全球创新版图正在重构的今天,清华将着力发展和完善‘大学创新体系’,持续以一流的创新成果建设一流的大学,不断向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成为服务国家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说。
水木清华,人文日新
在清华的大礼堂里,至今高悬着1926级毕业生赠送给母校的一块写着“人文日新”的匾额。这4个字包含着清华对于大学教育的理解:“人文”,始终是大学教育的灵魂和基础。
百年来,人文的光辉始终照耀着清华园。曾经的那个时代,“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坐镇国学院,开启“中西融会、古今贯通”之风气;哲学家冯友兰、金岳霖等学者主张“博采中西文化之长、熔铸成新的中国文化”……中国大学史上最辉煌的大师阵容在这里诞生。
80多年后,在庄重悠扬的清华大学校歌声中,18位人文学者依次从校长邱勇手中接过证书。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称谓——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
他们中有新中国第一位哲学博士陈来,师从张岱年、冯友兰,2009年复建的清华国学院首任院长。还有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设计者韩美林,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称号。
人文清华,步履愈坚——
2008年,千年竹简与清华园相遇,《清华简》入藏10多年来,在抢救性保护、整理释读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享誉海内外的研究成果,带动文科科研创新。
2016年,“人文清华”讲坛在新清华学堂正式开启,遍邀当代人文大家,标志着清华在“更人文”的进程中迈出具有代表性的一步。
同年,寄托了几代清华人期待的艺术博物馆“揭开面纱”,开启了清华人文艺术新篇章。
“人文日新”,始终是清华精神的鲜明底色。邱勇曾在文科教师座谈时指出,人文社科关系到大学的目标愿景、文化品位,人文社科在综合改革、一流大学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关系到清华大学的水平和境界,推动清华大学未来“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所以要特别突出发展人文社会科学。
近5年来,清华大学积极推进文科建设,开展了全部11个文科院系(研究院)的调研,重点制定了《文科研究系列岗位设置与管理办法》,产生了首批仲英青年学者。持续推动学科交叉、建设智库中心、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学者、机制改革,推动“人文清华”更上一层楼。
对体育传统的坚守和创新,正成为“人文清华”的生动注脚。早在1926年,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位“体育教授”、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马约翰就认为,体育能给学生带来身体和人格上的塑造,可以带给人勇气、坚持、自信心、进取心。
50多年前,时任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提出了“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成为一代又一代清华人的奋斗目标。
时至今日,“无体育,不清华”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新时代校园文化。恢复“不会游泳不能毕业”的老校规,构建贯穿本科4年的体育课程体系……体魄人格并重,始终是清华坚持的育人方向。
钟灵毓秀的清华园,从创建之初就孕育了浓郁的校园艺术氛围。90多年前,时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的朱自清在荷塘边漫步写就《荷塘月色》一文。“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些优美的句子,如清澈的流水,慰藉了一代又一代清华学子的心。
对美育的坚守同样是“人文清华”的一抹亮色。自1958年成立以来,学生艺术团一直是清华实施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的第二课堂,是广大清华学子进行艺术实践的园地。如今的学生艺术团,下辖军乐队、民乐队、交响乐队等,拥有来自海内外、各院系学生逾千人。
而从2002年起,清华大学将艺术类课程纳入全校人文素质核心课程建设,学生艺术团实践课程纳入全校选修课程体系,开设分层次、多类型、阶梯式、学科化的多种类课程,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等多个艺术门类。
中国之清华,世界之清华
水杉,是中国特有的树种,但有一棵却扎根在美国西雅图的土地上,舒展枝条、郁郁葱葱。这棵水杉是2015年**访美期间,赠送给清华大学全球创新学院的。这所学院,由清华大学、华盛顿大学、微软公司三方联合创立。如今,水杉见证着清华国际化的步伐。
110年栉风沐雨。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的清华学堂,如今屹立于世界一流大学之林,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着清华力量。
2016年,清华大学制定并启动实施“全球战略”,开始在模式创新中“摸着石头过河”,逐步在海外设立基地和机构。从0到1,从1到多,清华大学全球创新学院、清华大学中意设计创新基地、清华大学东南亚中心、清华大学拉美中心等相继成立,清华海外基地蓝图渐显雏形。
“让我们携手共建一个更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地球。我们坚信,我们这一代人有能力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两年前,西班牙马德里,中国政府代表团驻地“中国角”,青年代表团团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学生张佳萱和成员共同宣读《气候变化青年宣言》。这份宣言来自100余名青年学子于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研究生论坛“气候变化与明日地球”圆桌会议形成的共识。
从推动和发挥跨文化学术合作对于增进文明互鉴重要作用的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到携手共创亚洲高等教育美好未来的亚洲大学联盟,再到搭建全球合作平台,努力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发挥引领作用的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各大学联盟的机制建设以清华为圆心顺利展开,一批批朝气蓬勃的清华学子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诚待八方来客,共话人类发展。截至目前,清华已与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的148所大学签署学生交换协议,与全球50个国家的293所大学、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合作协议。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研究和国家级重大问题研究,建设一批国际科研合作基地和智库机构。注重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科研合作,成立清华大学俄罗斯研究院,建立中国—印尼高温气冷堆联合实验室。
……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在2021年央视网络春晚舞台上,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合唱团一曲《少年》,让无数观众为之落泪。团员们虽已白发苍苍,却跳动着一颗无比滚烫的心。
110年风雨兼程。面向未来,清华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自强的清华人永远以创新为矢志不渝的追求,永远保持奋进的姿态,努力开拓学校发展新格局,更自信、更从容地续写新的清韵华章,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邱勇说。
作者:本报记者 董鲁皖龙 焦以璇
责任编辑:曹金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