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火加一块什么字,两个火字在一起读什么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6 06:18:55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题:致记者:愿你脚下有泥,心中有光

新华社记者刘敏

两个火加一块什么字,两个火字在一起读什么(1)

谁能如此幸运,在历史长河中徜徉漫步含英咀华?谁能如此坚守,在社会变迁中记录人间百态?谁又能如此执着,立于时代潮头拨开迷雾探明暗礁?在第十九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向你和你的坚守致敬!

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烽火硝烟中“红色中华”电波凝聚战斗必胜的信心,枪林弹雨中抢出《谁是最可爱的人》,乡间地头写就《县委*的榜样——焦裕禄》,和雁翎队一起战斗,伴登山队勇攀珠峰……文若惊雷大地春,图如金刻斧留痕,奏响时代凯歌靠的是什么?

惟脚下有泥,心中有光!

时代的记录者亦被时代所记录。就在2018年,世象纷杂中传递中国声音、宣示中国立场;改革开放40周年回望小岗风云、探索改革开放新逻辑;长春疫苗事件中追寻真相,推动相关制度完善……每个风雨兼程的日子里,记者们从世界各地传递或悲或喜的讯息,用理想信念筑守价值底线,于风云激荡中推动社会进步。执简以往的行囊风尘仆仆,再添荣光。

节日,是对荣光的铭记,也是对使命的呼唤。毋庸讳言,变革中的媒体业态给新闻带来极大挑战,信息资讯极大丰富的同时,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真的难以避免?哗众取宠动辄引发“爆款”,客观真实、不入俗流真就成了稀缺品质?“后真相”时代记者何以立足,新闻何以为历史“留痕”?时代给记录者发出新的考卷。

著名新闻人范长江说过:“似乎很神秘的新闻记者职业,还是把最平凡的人格问题,做成了根本的第一信条。”换句话说,做新闻最重要的不在于“术”的技巧变换,而在于“道”的价值坚守。尽管技术与资本改变了新闻传播的业态,人们依然致敬责任与使命。世道沧桑,内容为王永远不会过时,守正创新才是真正的“爆款”。

本领并非一天练就,所谓“笔下有人命关天、有财产万千、有是非曲直、有毁誉忠奸”,不用脚步丈量生命的长度,踏遍时代的沃土,怎能走出微观真实抵达宏观真实?不突破重围追寻真相,怎能于青蘋之末发现大势所向,在风云变幻中站稳脚跟?

荣耀标注过往,使命昭示未来。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忠诚、责任、担当,仍将是新闻记者最深刻的烙印。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愿与全国新闻工作者共勉:铁肩道义,妙笔文章;情深且长,无愧荣光!

在我心的最高处,挂有一面国旗

两个火加一块什么字,两个火字在一起读什么(2)

2015年3月空袭时,刘万利在中国驻也门使馆地下室与国旗合影。刘万利(国际部)

今天,我的故事要从几面国旗说起。

去年,我在伊拉克采访过一名足球教练,他叫加尼姆。30年前,他是伊拉克国家队的主力,伊拉克球迷心中的马拉多纳,曾经出征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

但是,在后来的日子里,他无法征战球场,而是征战在一个满目疮痍的战争国家里。他告诉我,他一生中最荣耀的事情,是身披国旗奔跑在赛场上。但是,在我采访他的时候,他的那面珍贵的伊拉克国旗,紧紧裹着的,是他儿子和女婿的遗像。他的儿子和他的女婿,在两年前的一次汽车炸弹袭击中身亡。

过去15年,加尼姆看着自己的肌肉在战乱的贫困中松弛,看着自己心中的大力神杯在流星般的弹片中碎裂。战争,不仅摧毁了一个国家,更在摧毁一代人的梦想。哪怕是娱乐这种小小的心愿,也变得扭曲不堪。

后来的日子里,伊拉克的局势转好,我跟随伊拉克政府军,见证着他们一处一处地收复被占领的城市村落。每收复一处,伊拉克政府军就会将一面国旗插在城市的制高点。在那些伊拉克人祈祷和平的眼神中我看到,国旗代表着胜利和希望。

过去10年,我常常用一个国家的国旗作为坐标,来定位这个国家的团结与稳定。但是,就是这样一面旗帜,有时却很难寻找。

在也门时,一天凌晨,一连串巨大爆炸声将我从睡梦中炸醒。爆炸犹如地震一般,把分社的门窗炸得乱颤。防空火炮点亮了萨那的夜空,大量弹片如雨点倾泻而下。

我和中国驻也门使馆工作人员一共30多人挤在40多平方米的地下室里避难。地下室里什么也没有,只有墙上悬挂的一面五星红旗。

那一刻,五星红旗下,就是我们的庇护所,就是我们的家。一位使馆老同志在那面红旗下,火线入党。在炮火中,他高高举起右手,握紧拳头,庄重地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样在那一刻,中国护航编队正迅速向指定海域移动,一场惊心动魄的撤侨行动即将展开。

撤侨的车队上高挂五星红旗,通过检查站时,五星红旗就是我们的通行证。码头上,在临沂号护卫舰的临时海关口,《义勇军进行曲》就是我们的身份证。那一刻,在每一位中国人激昂的泪光中,我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五星红旗就是我们的安全感,《义勇军进行曲》就是这个星球上最嘹亮的歌声。

我叫刘万利,是新华社国际部一名普通记者。入社10年,7年驻外,辗转利比亚、也门、伊拉克三个战场,亲历大小战斗十多次。枪林弹雨,泪水哀嚎,生离死别,荣辱兴衰……都已化作“新华社几月几日电”,永远地留在了中国新闻的历史稿库里。

也许是战争的原因,让我变得内敛而不重言辞。但是,无论环境多么艰苦,我能够在危难中工作,在寂寞中思考,在生死考验中砥砺前行。因为,在我心的最高处,别了一枚党徽,挂有一面国旗。

骑马走进冬牧场,感受润物无声

两个火加一块什么字,两个火字在一起读什么(3)

2017年12月,滕沐颖(右二)在新疆伊犁州结束十天“扎荒”准备下山。滕沐颖(总编室)

一盒小儿感冒颗粒,在北京的药店里卖十五块八。我还可以指定电商在1小时内把它送到我手里。但是,如果像这样在盒子上用哈萨克语标注好用法和剂量,再把它送给新疆牧区的一位哈萨克族小患者,我需要花费10天的时间。

是的,去年冬天,我骑着马,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天山山脉,攀登峭壁,横渡冰河,跟随一支“马背上的医疗队”,以每天25公里的速度,用10天时间,完成了一次——送药的旅程。

送药的终点,是天山深处一个美丽的冬季牧场,名字叫包扎得尔,送药的起点,是离这个牧场最近的小镇。两点之间看似不远,却隔着一条“魔鬼之路”。

每年冬季来临前,转场的牧民赶着牲畜,要翻山越岭,蹚河过水,爬冰卧雪,走很长一段在峭壁上开凿的羊肠小道,才能进入包扎得尔。但对于牧民来说,更大的危险是:在深山里面,生病了怎么办?

我不敢相信,在包扎得尔阑尾炎曾经是绝症,而普通的感冒也会夺走许多人的性命。

在这条连马都不愿意多走一步的山路上,1978年,牧区巡诊医生来了。此后每年冬天,8个人的医疗队,骑马走进2200平方公里的包扎得尔,守护1500多户牧民的健康。他们一走就是40年。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巡诊队里还有这样年轻的面孔。他叫阿斯哈提,今年28岁,是医疗队新来的年轻人。这位“90后”最大的苦恼,是山里没有手机信号,没有互联网,他想给新婚的妻子发一条微信,都是奢望。

巡诊路上,面对壮阔的山川美景,阿斯哈提从不拍照,他生怕被家人看见这里的艰险。家人并不知道,阿斯哈提出一趟诊,要翻越3座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6次过冰河,脚下的路最窄处只有一张A4纸宽。

10天马背颠簸,我跟随医生走访近百户牧民,发放药品600多件。这是医疗队40年来第一次带记者出诊,也是我作为记者第一次在马背上采访。

采访中,我几次热泪盈眶。当我站在悬崖边望而却步时,我才知道,原来医生克服恐惧的办法是用酒精麻醉自己;当我们10个人睡在一张炕上,我才发现,牧民心疼医生,总会悄悄爬起来添柴架火。

正所谓“悬壶济世,用药治病,同心同德,用爱暖心”。因为一份爱,医生们一次次走进大山,走到了“健康中国”的最后一公里,更走进了牧区最远一家人的心里。

作为记者,我真想知道,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还有多少人像他们一样行走在“最后一公里”,在改革开放40年的壮阔浪潮中,还有多少人像他们一样润物无声。

眼下,天山南北提前进入冬季,医生们又将启程,我真想和他们一起,再骑上马,走进那遥远的冬牧场,走进你们的心里。

用新闻的力量,传递最高的忠诚

两个火加一块什么字,两个火字在一起读什么(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