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是3.65亿年前的泥盆纪生物大灭绝。泥盆纪始于公元前4.05亿年,结束于公元前3.5亿年,持续了5000万年时间。这个时期陆生植物、鱼型动物空前发展,两栖动物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开始分化,脊椎动物开始大量出现。导致这次灭绝事件的是地球气候变冷和海洋的退却。
第三次是2.5亿年前的二叠纪生物大灭绝,这次有96%的生物遭到毁灭性打击。这次灭绝是由于大陆板块漂移和海平面下降,沙漠扩大,火山爆发等,导致气候突变,氧气减少等原因造成。
第四次灭绝是三叠纪生物大灭绝,爬行类动物遭遇重创。这是一次接着二叠纪生物大灭绝的持续事件,发生在2亿年前,一直持续到了1.9亿年前,导致76%的物种遭到毁灭性打击,主要是海洋生物。这次事件的罪魁还是气候的极端变化,海平面降低又上升,出现大面积缺氧海水。
第五次就是众所周知的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了。这次灭绝事件也有多种说法,小行星撞击说得到比较多的认同。那次撞击事件是一颗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威力相当于人类记载最强烈地震的100万倍,爆炸当量达到100万亿吨TNT的威力,导致了2.1万立方公里的地球物质进入大气层,遮天蔽日,植物无法得到光合作用而全部死去,靠植物生存的动物随之死去,形成了死亡链条。
这次灭绝事件最著名的就是横行地球一亿六千万年的恐龙灭绝了,其实不光是恐龙,约有80%左右的物种灭绝。但对这次灭绝的原因也有不同看法,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地质和气候变化,导致生物不能适应,很多动植物艰难维持,加上小行星撞击,最终成为这次大灭绝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上面5次大灭绝情况来看,每次间隔时间都不一样,第一次和第二次间隔了约8000万年,第三次间隔了1.15亿年,第四次只间隔了5000万年,第五次间隔了1.4亿万年。从这个间隔来看,似乎并没有什么规律,更与所谓太阳围绕着银河系转一圈2.5亿年没有什么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