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豫的解释是什么,纠结的意思和解释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7 05:29:09

很多现有词语,都能在古代‬经典里找到发明人。但是词语“犹豫”的发明权,好像至今无人认领。本着尊重知识产权的精神,这里尝试确定一下。

查了查,有人给出核准发明权的条件是:新颖,先进,应用。

老子(前571—前471)在《道德经·第十五章》里有,“豫兮若涉冬川,犹兮若畏四邻”。

准确翻译要费一番斟酌,但是理解相对容易。原句调整一下词序,把“兮”换成“之”,就可以了:

若/冬涉川之豫,若/畏四邻之犹。

这也就是“犹豫”的词义。为什么两种动物的名字,合起来会表达“犹豫”的意思,这应该是具体由来,非常明确清晰。

豫是大象,犹是猿猴。豫庞大沉重,冬天踏过河川冰面,怕压破冰面掉河里。犹弱‬小单薄‬,畏畏缩缩张望邻近四周,怕变成别人的快餐。都小心翼翼的,行态比较犹豫。

老子原句,以对应的方式,其实隐含一种只可意会的哲理。庞大之物有所惧,弱小之物不惧;弱小之物有所惧,而庞大之物不惧。言犹豫之态,也是承载老子式哲理的表达。

论“犹豫”的发明权,新颖和先进,老子肯定是符合的。但是应用这一条,有点技术性问题。极少有人用原句。还有就是,老子仅拥有“犹豫”具体词义的发明权。

《礼记·曲礼上》里,有孔子(前551—前479)语录,“所以使民决嫌疑,定犹与也”。“犹与(犹豫)”是老子语的提炼。

那个时代抄录简牍,没有借代这一说。“犹与、犹预、由豫”不带口音,“犹夷,由夷”带口音,书面上都与“犹豫”完全等同。没必要细究。

孔子只比老子晚出生20年,同时在世,互有知晓。春秋时期,媒体传播极不发达,能抄录和转述孔老之言的,只是极少数文化精英。以二三十年计的很窄时间窗口里,“犹豫”来自极少数他人的可能性,很小。

发明权的先决条件,不知道为什么不包括最早公示,比如发表在出版物如重点期刊上的时间最早。

依照这一考虑,《道德经》和《礼记》,都属重点出版物,毋庸置疑。以最早公示为标准,孔子将老子之言凝缩为二字词语,仍表达原意,且是应用“犹豫”第一人,也毋庸置疑。

论“犹豫”的发明权,先进和应用,孔子都符合。但是新颖,老子占有先机。不遑让先的是,孔子拥有“犹豫”具体形式的发明权。

综合起来,老子和孔子,应算是拥有词语“犹豫”的共同发明权。也应算孔子和老子很罕有的一次隔空合作。

此外,《离*》中“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的诗句,对“犹豫”侪身汉语言基本词汇,无疑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里的“平原君犹预未有所决”一语,为汉语言贡献了、快‬要‬口语化了的基本成语“犹豫不决”。

屈原(约前340年~前278年),和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年—?),都有资格被列为“犹豫”一语发明权的主要公证人。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