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的反义词是哪个,昏暗的反义词是哪个字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7 09:32:35

昏暗的反义词是哪个,昏暗的反义词是哪个字(1)

二下的语文学习,结合单元测验和期末复习,我发现娃的阅读理解上,还存在着问题,所以就打算暑假给娃练一练。

朋友送了一本阅读练习书,我又跟风买了一个学而思的课程,有配套练习册,最近2周就是用的这2本习题。

我发现,习题集的选择还是挺重要的。之前我用过《阶梯阅读》、《快乐阅读》,但是发现里面的习题都相对容易,结果娃在学校做练习册,和考试的时候,遇到需要自己组织语言、概括内容、把握中心等这些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就会出错。

再一点,做家长的,真不能把娃想得太好。因为娃听了很多故事,看书的量也可以,平时说话也都是一套一套的,我就总觉得娃的阅读理解没问题。即使出了错,也觉得是因为不认真。

直到期末考试之后,我才弄清楚、并正视这个问题:娃的阅读理解还是有欠缺的,需要多加练习了。

我采取的方法,是最简单、最笨拙的,就是一篇一篇练,每篇我都检查,并针对错题给娃详细讲解。

为了怕自己的水平不足,所以买了学而思的2个课程,跟别的老师多学习。

第一个是这个课程,很便宜,就像正常的语文课,趣味性不够,所以我都是自己看了,自己给娃讲,会比看课快一点儿。

第二个课程是这个《这款爆红的49元语文课到底值不值?亲测7天,从排斥语文到金句频出!》,这个课程价格也还好,49元,但是现在还没开课。

下面我以娃做的短文为例,具体说我是怎么讲解的,发现了什么问题,进行了哪些指导和帮助。

第一篇《齐白石爷爷》,出自《小学语文阅读北京真题80篇》。

错误:“昏暗”的反义词不会,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跑到结尾去找。

1.这是考试之后的第一次练习,我强调了做题顺序。

问:做题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答:认真做。

娃不知道我想问的是什么,所以换一个问法。

问:能不能看看这题,看看那题,想做哪题就做哪题?

答:不能。

问:那应该怎么做?

答:按顺序做。

问:怎么做就是按顺序了呢?

答:看题目的序号。

一定要追问到底,这时候也是给娃强调的时候。

追:那检查的时候,怎么检查呢?也要按顺序检查,一道一道看题号。

以上是强调做题的步骤,防止漏题。

2.昏暗的反义词。

问:昏暗是什么意思?

答:不亮,天黑。

还行,基本是对的,我本来以为娃不懂昏暗的意思。

问:你怎么知道的?

问:这个词在文章的哪里,你找到了吗?

答:白天干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学画。

讲:对。你看这个句子,白天怎么怎么样,晚上怎么怎么样,昏暗的意思就知道了。

问:昏暗的反义词你不知道,那你知道暗的反义词吗?

答:亮。

问:那你知不知道一个词语是( )亮呢?

答:…明亮。

这时候因为不会,就有一点儿蒙的在里面,但是又不是瞎蒙,同时也要看孩子的词汇量了。词汇量大的,可能这道题根本不费劲,词汇量太少,连明亮都想不出来,这道题就没法做了。

方法指导:

你看,反义词的题目,如果不会我们可以这么做。看看它在短文中哪里出现,理解一下这个词的意思,然后去想。

还可以先给词语中其中的一个字找反义词,再想个词语。

一般来说,反义词、近义词都得是字数相同的。

娃反驳:我们老师说了,不一定字数一样。

嗯,对,但是大部分时候都得一样,尤其是考试的时候。

娃说:我们老师教了我们想反义词的方法。在这个词的前面加上不,再想这个意思的词。比如:大的反义词,就是不大,不大就是小。正的反义词就是不正,不正就是歪。

第2题,第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在文中画出来。

我看娃把关键词都标出来了,但还是没做对。

让他再读题。

娃读了2遍,才发现,要在第一自然段中找这个句子,这时候再读第一自然段,就找到了。

找到之后,我让他读这一段。然后看后面的句子都讲了什么,怎么就能判断是围绕第一句写的。

读一读,蚱蜢、小鸟、虾,这些就是齐白石爷爷画的花鸟鱼虫,像活的一样。

这时候我还没拿到学而思的书,没有讲“中心句”的概念。

第二篇《机智的萧伯纳》,出自《小学语文阅读北京真题80篇》。

错误:

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词语,2个不会。

萧伯纳的剧本好吗?画出相关句子。不会。

我们能禁止它演吗?“它”指谁,没写对。

1.找词语。

第1题:才华充分显露出来,多指文艺方面。

我问:文艺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又问:你能说说哪些就是文艺吗?

注意:说意思不好说,可以让娃举例子,帮助理解,降低难度。

娃:唱歌啦、画画啦,这些。

问:那你看看说才华的,是短文中哪个句子?

注意:这是“定位”,先找到答案所在的位置。

娃很快就找到了: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十分机智。然而,他觉得这个词应该是横溢。

我马上明白了,问他:你不知道才华横溢是一个词,是吗?

嗯。

这个就属于词语积累不够了。我晕。

再想想办法。

你知道什么叫“溢”吗?

摇头。

就是杯子里有水,都满了,溢出来了。明白了吗?

你看这个句子:“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十分机智。”

不仅和而且是一对关联词,后面的部分,才华和十分对不上,才华你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就说明横溢不是和机智对着的,那么,才华和横溢就不是2个词语,而是一个。才华横溢,就是说一个人的才华太多了,像水一样要溢出来了。

第2题,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我问娃:你知道借端生事是什么意思吗?

不知道。

就是没事儿找事儿,懂了吗?比如,我碰了你一下,你就把我狠狠揍了一顿,这就是借端生事。

企图是什么意思?

不知道。

就是想要的意思。比如,九一八事变,就是有2个日本人在北京闹事,被抓了,然后日本就用这个当借口侵略中国。这就是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你再看看短文,能找出这个词吗?

这次娃顺利找到了。

3.“我们能禁止它演吗?”句子中的“我们”指谁,“它”指什么?

第一问孩子做对了,第二问不对。我让娃再去读这句话。他(萧伯纳)指了指剧场中的观众,说,那它是指观众吗?

娃反应过来了,哦,是指这部剧。

第三篇《刺猬》,出自学而思《语文阅读专项突破三年级》。

错误:2道判断题。

1.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

我说:你找到这句话了吗?

娃指给我看了。

好,你再读读这句话。

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

哦!娃明白过来。

我问:除了腹部,是什么意思?

娃说:就是腹部不长刺。

夏天,只有在月夜,刺猬才会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偷走瓜。

还是老办法,我让娃在文中会找到这句话。

“夏天,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就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着瓜溜走了。”

我问娃:月夜是什么意思?

娃说:就是有月亮的晚上。

我问:刺猬只有在月夜才偷瓜吗?文中哪句话是这么写的?

娃犹豫。

我说:文中写的是夏天,人们进入梦乡,说明是夏天的晚上,说“趁着月光”,没说只有在月夜才偷瓜啊!

娃明白了。

我又说:一般来说,“只有、肯定、全部”,这样的词语太绝对了,要仔细判断。这属于答题技巧,也要适当告诉孩子。

第四篇《松树》,出自学而思《语文阅读专项突破三年级》。

错误:

松树的精神是什么?

松树的树干能做什么,根和枝能做什么。粉骨碎身在短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1.松树的精神是什么?

老办法,我让娃到文章中找到写精神的句子,给答案定位。

他找到了: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我佩服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

我再问:找到“精神”这个词了吗?怎么说的?

我佩服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

知道是什么精神了吗?

自我牺牲。

好,自我牺牲是什么意思?牺牲是什么意思?

就是死了。

对,那自我牺牲呢?

就是把自己的所有拿出来了,自己死了,给别人带去好处了。

2.松树的树干可以做什么。松树的根和枝能做什么。

你找到了松树的叶子可以做什么,在它前面文章怎么写的?

前面一句写着:木材,造纸原料。这就是用松树的树干做的。你想啊,木材是什么?就是用木头做成很多东西,比如家具。这只能用树干啊。

松树的根和枝能做什么,你再仔细找一找。

3.粉身碎骨在短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你看看粉身碎骨在文中的哪句话出现了,再读一读。老方法,先给答案定位。

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我佩服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

它做了哪些,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

劈成碎片做火把、造纸、炼油、做燃料……松树的全身都用上了,自己什么都没剩下。这就是粉身碎骨。

从以上4篇,我详细的指导过程,大家是不是可以看出来:

很多时候,娃做错了,或者做不出来,基本就是因为不会。

如果我们不去细问、深究、刨根问底,很难发现娃的问题究竟在哪儿。然后很可能凭着自己的感觉和对自家娃盲目的自信,主观判断“娃不是不会,就是不认真”,然后简单一讲、简单一改,完事。一次次这样下来,孩子的阅读能力其实并没有得到提升。

那么提升的办法是什么?

1.具备基础的阅读能力。

什么意思?有的孩子字词还认不全,读文章断句都出错,那阅读理解肯定做不好。

这种情况,就别急着买题做题了(可以适当做一点,绝不能大量做),先打基础吧。

2.阅读量要保证,大量的泛读。

阅读量能够保证孩子的识字量、词语积累量,练习语感,基本的理解能力。这些都是底层能力。这些能力不足,光靠刷题,也不够。

3.适当的精读和做题。

精读的途径一般有2个。

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都是精讲课文,一些阅读理解(以及写作)的方法,都包含在里面了。只是因为不是集中讲,有时候会被忽略。

我们在家里,应该就是做一些阅读短文的题目了。这个练习,重不在量,而在质,做一篇,把一篇弄懂,弄透。知道错了,还得知道为什么错,怎么是对,下次我怎么能少出错。

这才是有效的阅读练习。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