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沽盐场在古时称芦台场,所产的盐被称为“芦台玉砂”。伴随着悠久的产盐历史,也衍生了厚重、浓郁的历史文化遗存。以盐为题材的诗文应运而生,特别是与盐相关的歇后语、俗语等,因其生动有趣、言简意赅而被人们广泛运用,产生了极佳的效果,成为盐滩上独有的语言利器。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 ),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但仍可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而歇后语也叫俏皮话,起到谚语简明、直接的效果。
汉沽百里盐滩,阡陌纵横,盐池处处,许多与盐相关的歇后语层出不穷,三句话离不开盐,句句在理,一针见血,妙不可言。总结以盐为题材的歇后语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以盐为喻体的逻辑推理型。这前一句是喻体,后句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和延伸。
如:在一个特定的场所聊天唠嗑,就说:盐店里聊天——(咸)闲谈;
形容面对困境束手无策,就说:盐碱地里的庄稼——死不死活不
活。
人见人烦、不受待见,就说:盐场里的肉——到哪哪咸(嫌)。
结果出人意料,就说:油锅里撒盐粒——炸开了。
二是以盐为结果的智慧型。人民群众是语言大师,他们常常以凝练的语言、生动的比喻,让生活充满了智慧,让歇后语俏皮而形象、深刻而诙谐,妙趣横生、别具一格。
预料到一件事的后果,需要事先进行说明,省得到时麻烦,就说:
坛子里的咸菜——有盐(言)在先。
形容一个死脑筋、听不进劝的人,就说:爆炒鹅卵石——不进油
盐。
受尽苦难、难以言表,就说:咸菜缸里的秤砣——一言(盐)难
尽。
说一件事人所共知,莫再罗嗦,就说:咸菜熬鱼——不用盐(言)
了。
说菜太咸了,就说:打死卖盐的了——太咸了。
说一个人逆来顺受、无可奈何,就说:小毛驴进盐滩——言(盐)
听计从。
在长芦汉沽盐区流传着一句旧民谣:毛驴莫上滩,穷人别晒盐。由此可见,盐场的活计足以让小毛驴终生在这里遭受役使。
三是以专业术语为喻体的歇后语。每个行业都有其特殊性,盐业也不例外。在运用歇后语时,要符合大众化和通俗易懂的特点,做到明白浅显,易于理解和接受。有两句歇后语是这样的:
盐坨里的盐——各有各码;
盐驴子进盐滩——累死累活。
在盐场,台码是个专业生产名词,是过去各个盐坨码放盐包的地方。盐有生产年份的,盐包看上去井井有条,一目了然。哪个刚码放上去,哪个即将运走,都是有计划安排的,这关系到生产调度和运输。这一句,虽说听上去意思非常明了,还不带一定的谐音,但不懂盐场生产环境或没到过盐场的人,就会不明就里,不知所云。所以,这句歇后语专业性较强,需要具备一定生产常识才能真正明白。其实,它还有凡事有自己的规律,个人有个人的事情,不要越权的意思。
而盐驴子进盐滩——累死累活中的“盐驴子”则包含着一个悲惨的故事。“盐驴子”是旧社会对盐工的称呼。旧时,盐工有三大愁:扒盐、抬筐、拉大碡(碌碡)。繁重的体力劳动和非人的折磨,让广大盐工苦不堪言,是盐工悲惨境遇的真实写照。解放后,盐工才翻身当家做主人,劳动强度也得到了改善。
相声大师侯宝林对歇后语有过精到的评价:“歇后语是劳动人民的一大创造,它在民间广为流传。因为它是用大家熟识的比喻和双关语,讲起来很有幽默感和形象性。在口语中和文学作品中运用得当,少而精,可收到活泼、诙谐、风趣的效果。”
由此可以看出,带有“盐”字的歇后语喜闻乐见,富有魅力。而另外一种不带“盐”字的歇后语,却包含着盐和咸的成分,真正做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说一个人无事生非、没事找事,便是:咸(闲)吃萝卜——淡操
心;
对一个人充满鄙视与不屑,就说:洼洼斗晒滩——看你那胎儿
(滩)。
说一个人缺少经验、欠收拾,就说:咸菜疙瘩——短(腌)阉。
说一个人没多大能耐,就说:滩窝子打跟头——闹不出哪儿去。
说一个人寂寞难奈和不安分,就说:滩窝子罢工——闲(咸)得发慌;
滩窝子,是盐场各工组过去在滩地临时休息的简易窝棚,地方不大,偏僻简陋,四处漏风,不懂盐场历史的人是理解不了的。
所以说,歇后语加进了盐分,说出来幽默风趣、生动活泼,语句富有张力与个性,又带有很强的地域性。从这个层面上说,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也极大地丰富了祖国的语言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