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之后,“啸”的意义更为广泛,形式也多种多样,多指大声地发出高而长的声音,或清越激昂,或幽咽悱恻,或妙曼轻唱,变化多端的啸声蕴含着古代文人丰富的情感。
清亮的啸声里,我们感受到那种返璞归真、闲适自得之情。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在《竹里馆》里长啸: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仿佛让人置身深山竹林中,听竹听泉,听月听琴,尘虑皆空,物我两忘,天人合一。唐人贾岛在秋月里翘盼啸客吕逸人,吟道:
逸人期宿石床中,遣我开扉对晚空。
不知何处啸秋月,闲著松门一夜风。
——《夜期啸客吕逸人不至》
想那友人在朗朗秋月下悠悠长啸,是何等恣意畅快啊!南宋词人张孝祥在洞庭湖的一叶扁舟上“独啸”,口占一曲:
短鬓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叩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念奴娇·过洞庭》
这悠扬的啸声宛若一首小夜曲,流淌在美妙的湖光月色的意境中,令人神思幽远,心驰神往。
激昂的啸声里,我们体味到那种坦荡不羁、慷慨悲壮之情。诗仙李白爱笑,更喜“长啸”,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不管不顾,任性倜傥,酒入豪肠,立马“七分酿月光,三分啸剑气”,游山玩水去了。到了泰山南天门: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一声慨然长啸,万里清风都在呼应,那种居高临下的壮阔与藐然之气令人啧啧称赞。
南宋初年的朱敦儒也游历泰山,他的“啸”有一种怅然之感:
赤松认得虚空,便一向、飞腾缥缈。
直上蓬瀛,回看沧海,凄然长啸。
——《柳梢青·水云照》
这是壮志未酬、山河异样之感啊!而抗金名将岳飞一首《满江红》首句令多少人热血沸腾: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一声“仰天长啸”,泪眼空濛,胸怀激烈,一个豪气干云、顶天立地的抗金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幽咽的啸声里,我们品悟到那种凄婉幽怨、愁苦悲愤之情。曹植在《杂诗(其三)》中描绘了一位年轻女子思念戍边丈夫的凄苦之境:
西北有织妇,绮镐何缤纷。
明晨秉机杼,日晷不成文。
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
她是一位心灵手巧的织妇,一声“太息”缠绵凄恻,在长夜里萦绕不绝;一缕“悲啸”哀怨动人,在云天里袅袅如烟。唐代的白居易垂钓之时,悠然长啸,发泄悲愤之情: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
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
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
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
此诗应是诗人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宦海沉浮、仕途得失、人间冷暖、世事盈虚,尽在临水的一声长啸之中。南宋的陆游一生颠沛流离,到了晚年境况更是窘迫,他在《霜风》一诗中说:
身老啸歌悲永夜,家贫撑住过凶年。
眼看到了岁寒之际,暖床厚被都没有预备,连粥食都要向邻人赊借,家境衰败又遇凶年,我这垂老之人只能无可奈何,在漫漫长夜里啸歌。
悲也罢,喜也好,哪怕爱过恨过、哭过痛过,人生在世,莽莽苍苍,都是过往云烟,何不“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
我们不妨向古人学习,高兴时哼着小曲,“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失意时款步故园,“顿洒尘喧意,长啸满襟风”;悲愤时把酒当歌,“倚剑呼黄鹤,遽然发长啸”......
洒落任性,率真自然,岂不优哉乐哉、不亦快哉!
-作者-
刘琪瑞,男,山东郯城人,一位资深文学爱好者,出版散文集《那年的歌声》《乡愁是弯蓝月亮》和小小说集《河东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