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品诗,看电影
悟人生
我是威评书影史
01
《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古语有云:“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
在古代的社会关系中,血缘关系是维系发展和生存中很重要的一种关系,所以都说血浓于水。
比如说北宋时期的苏氏兄弟:苏轼和苏辙。
苏轼历史上有名的“爱弟狂魔”,他的很多诗词,都是写给苏辙的,包括那首著名的中秋夜所作的《水调歌头》。
威记小时候一直以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句是苏轼写给心爱的女人的,长大后读苏轼才明白,原来指的是苏辙。
同时,这样的血缘关系也是很脆弱的一种关系,击破这种关系的,很多时候是因为利益分配出现问题。
比如说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兄弟李建成、李元吉;曹丕和曹植。
所不同的是,李世民是想上位所以策划了“玄武门之变”,*了兄弟李建成、李元吉;而曹丕则是上位后想*掉曹植。
人间最痛的,可能就是手足相残吧?
02
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六十六岁的曹操病故,曹丕即位,史称魏文帝。
曹丕登基后,首先想要做的就是*掉曹植!因为由于争封太子之位的经历,让他实在是难以释怀,同时还担心弟弟曹植的存在,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
而说起曹植,其实他是最初最有希望接过曹操的班的。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曹操南征孙权时,将王都的大小事务交由第三子曹植处理,有意立他为世子。则是因为曹植“性简易,不尚威仪,不尚华丽”,非常符合他的期待。
只可惜曹植遇人不淑,在被封为临菑侯后,与杨修、丁仪、邯郸淳三人交好。这三个人对曹植的影响巨大,使得曹植从“不争”变成了“主动去抢”,性格更是变得恃才傲物,恃宠娇纵。
这也让曹操越来越后悔,慢慢不再重用他。
反观曹丕,一开始就不怎么受到曹操待见。
可是他却遇到了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这四个人后世合称为“曹魏四友”,他们帮助曹丕一步步得到曹操的信任,最终成为魏王世子。
换句话说,是这四个人成就了曹丕。
所以说,交友不慎对于人生来说,影响重大!
03
对于曹操来说,头痛的是立谁为世子,来接自己的班;
而对于曹丕来说,他想的是怎么证明自己的能力,使得接任变得名正言顺。
于是在登上帝位之后,自然是要算算旧账的。
论文学,曹家三父子(史称三曹)都可以入列“建安风骨”的行列中。可是曹丕钻营的是帝王之术,在文学上的声誉自然没有醉情于文学的曹植厉害。
所以他想在文学中打败曹植。
就这样他命令曹植需当庭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就处死。
他低估了曹植的文才!
于是一首千古名作诞生了!另有版本是: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生动隐喻了当时曹丕和曹植之间的关系。
以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俩,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相残,在用词上,“燃”与“煎”也深刻反映了曹魏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充满了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