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看《边城》,那是我第一次在课本里读到那样纯美又朦胧的文字。
因而在大学,我渴读沈老的作品,军训后我把图书馆里沈从文的所有系列小说、散文都借来读,当时读书笔记写了几本,毕业后搬家几次,那些珍贵的笔记也丢失好多,无处找寻。今天参加同城教师同读《边城》,我其实有很多话想说,但是一言两语似乎难以承担多年的默默喜欢。
永建老师从沈从文的创作年表引我们走进沈从文的湘西世界。他多次走进凤凰,多次去沈从文听涛山墓地,这是一种穿越时空的精神交汇,我不需要和作者说话,我只需在你旁边,感悟你的作品,你的情思。后面详细地谈了自己读《边城》的感受,从人物纯美的形象到梦幻式情节,从语言的审美到“虎耳草”意象的分析……近十年来,在反复朗读中,寻找他的青春印记,寻找他的心灵故乡。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是远离现实的,边城的“生机”是观照城市的商业化而生的,是将童年的记忆带进当下的抒情,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他笔下的作品有点刻意地跟政治保持距离。边城其实闭塞穷困,但是他笔下的边城,是一副精美的山水画,青翠逼眼的篁竹,吊脚楼妥帖地靠在山边,浮在水面上,山光水色,朗然入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
没有尖锐的阶级斗争,没有政治意识,只专注历经磨难而又倔强生活的底层人性,《边城》里的翠翠,三三,《长河》里的夭夭,他笔下的女性是单纯的,他用轻柔的笔触勾勒了一个纯净美好的湘西世界。于我个人而言,沈从文笔下的小说、散文,就像一颗颗珠玉一般,照亮了我的阅读世界。现在读来,依然感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