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晁补之翻译赏析,临江仙晁补之高考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0 16:57:27

晁补之《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赏析

吴开荣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北宋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诗学陶潜,词近苏轼。

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晁补之

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劝,深情唯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译文:

这世间充满闲愁,所见所闻没有乐事,皆是悲苦。眼前虽是相聚,明年肯定又要送别你了。从今夜开始细数,到明年分离时还有多少相聚的时候呢。

浅酒无别人可劝,惟你能劝;深情无别人可知,也只有你才能知道。春天将尽,东边的溪山风景秀丽,可以与你同游,去观赏那江水中倒映柳树的影子和隐在雪中的梅花零落。

临江仙晁补之翻译赏析,临江仙晁补之高考(1)

这首词是晁补之在酒席间赠友之作。全词语言平实真切,情感从容细腻。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全词通过描述作者与友人的酒筵欢会,表达了对人生相聚苦短的心理感受。
上片言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与友即将分别更添惆怅,表达一种无可奈何但又惜别挽留眷恋之情。词人开篇感慨人生闲愁很多,欢愉很少,离别更是让人愁闷难受。进而述说要珍惜与友人在一起饮酒的美好时光。流露出与友人的真情厚谊,表达了珍惜友情,享受当下的情怀。

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闲愁满“与“欢事稀”形成对比,词人人生感慨突兀而来,就像曹操《短歌行》感慨人生苦短。“空满”二字侧重于满。这两句可以理解为:在词人看来,人生开心事非常少,人生烦心事却很多。为下面写友人即将离别,抒发离愁别绪做准备。

明年应赋送君诗。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明年友人就要离开了,按照习俗,要给友人写诗道别。虽然离别之日尚早,但是在词人看来,今晚过后相聚的时间却并不多。词人从欢愉的聚会想到不久后伤感的离别。由此可以看出词人的情感细腻与多愁善感,也传递出要珍惜友情,不负美好时光的含义。

下片抒写好友胜似知己,并想象在春天里再相会,表达了对好友的再相逢的期盼。词人与朋友的关系极为亲密,达到知己程度。别知己是暂时的,春天里再重逢。

“浅酒”与“深情”两句,有互文意味。这两句是说:浅酒无别人可劝,惟君能劝;深情无别人可知,惟君能知。这样就把席间欢会的主客双方的亲密关系交代了出来。

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后三句是词人想象之景,以景结情。离别是避免不了的,提前伤感更是杞人忧天。于是词人豁达地与友人相约春天再聚首。春天不久后来到,东溪又会是一片春光。到时候我们再畅饮欢聚,去看岸边依依杨柳倒映水中,去赏雪中枝枝梅花凋零。大醉之后,再兴尽而返。词人通过想象未来再聚之景,对友人发出春日聚会的邀约,表达了对即将再聚的期盼。词人以春光美景收束全词,邀约友人春日再聚,既安慰了即将远去的友人,更安慰了自己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将离别的伤感融入一片春光之中,伤感中又带有乐观与豁达的情愫。

本词未别而预见别,未聚而想象聚,语言朴实,感情真挚,以景结情,景美情深,离情别绪里有乐观豁达,晁补之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不是浪得虚名。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