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的思想者背后的故事,罗丹艺术论讲的是什么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1 00:29:38

东方佛像石雕

在各个雕塑大师不断探索下,他们试验了多种雕塑材料的性能,最终找到了适合雕塑的好材料大理石。

大理石因为质感细腻、润泽,硬度偏软,又具有半透明的特性,在雕刻比较复杂的细节时,不至于引起崩裂,所以,从古至今,一直是雕刻艺术家的最爱。

阿格桑德罗斯父子的《拉奥孔》,米隆的《掷铁饼者》,阿历山德罗斯的《断臂维纳斯》,菲狄亚斯的《雅典娜神像》无疑是古希腊时期四件最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

在审美理想上,这些雕塑作品崇尚“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古希腊人认为,在美学内涵上,越是单纯的东西越是高贵,在艺术表现力上,越是静穆而理性的情感,就越是能催生超强的精神忍受力,一旦爆发,足以震撼人心。

因此,在《拉奥孔》、《掷铁饼者》等作品中,可以看到,男性的躯体都是裸体或半裸,是因为古希腊人认为人体是世界上最美的形体,象征着英雄主义情结的男子汉气概,代表着力量,阳刚,健康和高贵。

罗丹的思想者背后的故事,罗丹艺术论讲的是什么(5)

米隆《掷铁饼者》

同时,这些男人体都是扭曲的造型,如同在凝聚力量,蓄势待发,体现着男性顽强的忍受力和意志力。

古希腊人确立了雕塑艺术的审美标准后,很快把雕塑艺术推向了第一个高峰。古罗马时期和中世纪时期,在这1300多年间,由于天灾人祸的影响,雕塑艺术几乎没有得到较大发展,甚至还不如古希腊时期。

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从意大利逐渐蔓延到全欧洲,欧洲迎来了一个欣欣向荣的时代,促使雕塑艺术迎来了第二个高峰,其标志是以意大利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为代表。

为了创作出跟整个时代精神相匹配的作品,米开朗基罗依靠高超的技巧和饱满的激情,在作品整体格调上,追求气势和情感的统一,善于营造博大、恢宏、刚健、唯美的特征。在细节方面,则追求精致入微,通过静中有动的造型感,来赞扬人体的健美,歌颂人性的崇高。

这些审美特征在他的代表作《大卫》、《摩西》、《被缚的奴隶》、《昼、夜、晨、幕》等作品里都有完美体现。

罗丹的思想者背后的故事,罗丹艺术论讲的是什么(6)

米开朗基罗《摩西》

米开朗基罗之后300多年,西方雕塑艺术又迎来第三个高峰,伟大的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成为此时期的主角。

罗丹虽然出生在艺术之都大巴黎,自小喜爱艺术,但由于家境贫寒,交不起学费,迟迟无法进入艺术院校学习。后来,在姐姐玛丽的强烈支持下,他才有幸进入巴黎工艺美术学校接受艺术教育。姐姐为了供养罗丹学习,甚至身兼数职,每天早出晚归,挣来的钱才可以勉强支付起学费,就这样,姐姐用两年的青春,换回了罗丹在巴黎工艺美术学校学习两年的时间,因此,姐姐成为罗丹一生最敬爱的人。

在14岁左右进入巴黎工艺美术学校学习期间,罗丹一手学习雕塑一手学习油画,但他内心还是喜欢油画,就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学习油画上。由于经常买不起颜料和画布,在16岁那一年,罗丹忍痛割爱,做出不再学习油画的决定,从此专心学习雕塑。正是这项决定,让世界上少了一名画家,却多了一位雕塑大师。

罗丹的思想者背后的故事,罗丹艺术论讲的是什么(7)

罗丹《手》

命运并没有垂青像罗丹这样的穷人,从1857年——1860年,罗丹连续三次报考那个象征学院派的最高美术殿堂——巴黎美术学院,还是在他的启蒙老师荷拉斯·勒考克的推荐下报考的。然而,罗丹的热情连续被泼了三次凉水,让他凉透了心。

前两次他都名落孙山,在第三次考试时,那个考官发现又是他时,就直接在他的试卷旁边写上了“此生毫无才能,继续报考,纯系浪费。”

面对这样的热嘲冷讽,可想而知,学院派的大门永远为他关上了,他只有通过自学来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

巴黎美术学院竟然拒绝了一名未来的雕塑大师的入学,这是怎样的一种讽刺?

21岁那年,罗丹最敬爱的姐姐玛丽在修道院去世,痛苦使他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他毅然而然进入了姐姐曾经生活过的修道院,做了一名神父。在修道院,罗丹常常睹物伤情,回想起跟姐姐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压抑和悲痛向潮水一样向他涌来。

罗丹的思想者背后的故事,罗丹艺术论讲的是什么(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