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片最后30多分钟关于鸦片战争后圆明园命运的叙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旁白形式出现的英军随军牧师麦基的日记来进一步感受圆明园的奇伟瑰丽,这位牧师这样描绘圆明园“必须有一位身兼诗人、画家、历史学家、美术鉴定家、中国学者和其他天才的人物,才能图写园景,形容尽致”。
而后来的日记则让我们不断感受愚昧落后就要挨打,文明遭遇蹂蹒和践踏的一幕幕辛酸的场景,应该说,这一部分是极具历史的沉痛感和反思价值的,也是当我们今天走进圆明园遗址公园面对斯景斯物会一再提起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对于以文明自居的西方人以“集体无意识”方式所造成的那场空前的文明的浩劫,选取西方当事人的视角,或许可以弥补“历史记忆”的某些缺陷。
最后,影片在雨果再次对圆明园的赞叹和对圆明园毁灭的强烈谴责中结束,和影片伊始时的评论遥相呼应,在结构上臻于同一和完整,体现了影片编导的匠心独运。
二、古典园艺的视觉盛宴高科技背景下以场面取胜的许多电影中,蒙太奇组接的理性原则已经转向了视觉快感奇观性的快乐原则,有时完整的叙事线性结构被视觉要求所颠覆,甚至不再拘泥于叙事的意义,而是直接服务于视觉快感生产。
在这种电影形态中,传统叙事电影的规则转变为奇观的画面结构原则,奇观统治叙事、改变叙事。不可否认,这部号称“中国第一部史诗风格的数字电影”在电影的视觉奇观上有更高的追求,开创了中国纪录片历史的多个之“最”。
特技镜头在中国纪录片电影中最长;特技镜头在中国纪录片中占据百分比最高;第一次创造了将实景和三维动画相合成的艺术氛围;第一个开创纪录片电影三维特效的制作体系等等,而旦影片用35分钟的特效镜头将圆明园被毁前的全貌重现。
而最为难能可贵的是,该片并没有以单一的视觉冲击来取代叙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最大限度地做到了历史叙事和视觉快感的高度统―。
本雅明在讨论以电影为代表的机械复制文化的出现时,曾经用韵味和震惊来加以区分。认为传统艺术是一种静观的“韵味”,而机械复制艺术则是子弹击穿胸膛式的短暂的、强烈的反应。如果稍作发挥,也可以把这样一种区分用于机械复制艺术—电影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