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改写记叙文750字,木兰诗改写500字初一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1 14:35:43

张巨宏

学习改写诗歌,首先要明确写作的要求。比如:故事和人物形象基本符合原作;有些情节,可以依据原作想象发挥,写得更详细更具体些;语言尽可能明快生动些。其次,根据写作要求,先要认真阅读原文,弄清原文的主要内容、结构层次和思想基调。这些都是改写“忠于原文”的前提。比如说《木兰诗》叙述的是少女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课文用引人入胜的笔墨,出色地塑造了一个英勇的女性形象:她是普通女子,又是个金戈铁马的英雄。从全诗看,它的调子是明快而不是低沉的,木兰情绪也是积极奋发而不是忧郁颓唐的。木兰在出征前的焦虑,在征途上的思念,是由于她是一个女子的特定身份,而不是从根本上写她厌恶战争。改后文章的感情基调应与课文保持一致。第三,改写时要增加必要的细节描写,对人物、环境要作具体的刻画,对人物情节要作一定的补充,这样才能使文章内容丰富起来。思考一下,你在改写时,有哪些地方要增加这方面的内容呢? 第四,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要作必要的、细致的刻画,对事件、人物可作必要的议论、抒情,语言尽可能明快些。

「例文一」

石 壕 吏

——改写《石壕吏》

黄晓玲

在唐代安史之乱后的一天早晨,东方刚露出鱼肚白,晨雾笼罩着大地,四周茫茫,石壕村一片死寂。这时,杜甫就要启程了,他紧紧地握着外逃一夜刚刚回来的老汉的双手,黯然告别。晨风卷起路边的枯草、落叶,簌簌作响。杜甫步履艰难地走着。一路上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景象,使他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昨晚的情景:

那时,匆匆赶路的杜甫,在夜幕降临时,才走到石壕村,他不得不到一个老百姓家里投宿。这家老夫妇热情地接待了他。

深夜,疲惫不堪的杜甫刚刚安歇,就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接着就是一阵粗暴的叫骂声。老汉一听知道是抓丁的来了,就慌忙翻过墙逃走了。老婆婆颤颤巍巍地去开门。

“男人呢?快把人交出来!”差吏一进门就声嘶力竭地喊着。 他们一 个个怒目横眉,“张牙舞爪”。在火把的照耀下,好似一群魔鬼。老婆婆战战兢兢地诉道:“我的三个儿子都到邺城防守去了。前两天,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他的两个兄弟都战死了。死的人已经长眠地下, 生的人又能再活几天呢?唉,......”听到这里,差吏暴跳如雷地吼道:“少罗嗦, 屋里还有谁?快把人交出来!”老婆婆涕泪横流,痛哭失声, 她擦着眼泪悲悲切切地说:“家里再没有男人了,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 就因为他太小,他母亲才没有改嫁。她连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怎么好出来见人呢? ”

“那也不行!”说着,凶暴的差吏就要进屋去捉人。 老婆婆哭着央求道:“求求你呀!留下她吧!你们实在要人,我随他们去好了。 我虽然力衰,可连夜赶去河阳,还来得及给你们做早饭呢!”

“那就快走!”如狼似虎的差吏恶狠狠地喝道。

夜更深了,大地又是死一般寂静,只隐隐约约听到断断续续的啜泣声......

忽然一只寒鸦“啊”的一声,打断了杜甫的沉思。他环顾四周,只见荆棘丛生的荒野,白骨遍地,一种悲凉的感情油然而生。 他无可奈何地拖着艰难的步伐,迎着凄风愁雾,继续向前走去。

例文启示

这是一篇颇具创造精神的改写,给我们如下启示:(一)原作的主题思想没有改变,改写时增加了必要的细节描写。 改写后保留了原诗的人物、故事情节和诗人的爱憎,使文章忠于原诗, 同时又做了合理的补充和改动。开头点明了时代背景,首尾都进行了环境描写, 更突出地表明了安史之乱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主体部分采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 增加了人物语言、动作、及神态描写,使改写文更形象更具体。 (二)本文在改写时结构上不拘于原诗,将行文的顺序由顺叙改为倒叙,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三)在表达方式上,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很好地表达了主题,这也很值得我们学习。

「例文二」

    卖 炭 老 人

——改写《卖炭翁》

数九寒天,终南山已被白雪包裹得严严实实,在滑溜的山路上,一辆堆得高高的柴车在缓缓地移动着。拉车的是一位老人,他的脸上被岁月这把无情的刻刀镌上了深深的皱纹;深陷的眼窝里,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呆滞地看着脚下;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如同泥塑一般。 他身上那件不成样的棉衣,多处露出黑灰色的棉絮。嚎啕的北风拼命在撕扯它们, 似乎要把它们全拽出来。老人蹒跚地走着,柴垛缓缓向前移动着。雪地上留下了一串长长的拖拽东西的痕迹。

在烧炭的窑前,一股呛人的烟从炭窑口飘出, 接着便传来老人一阵几乎窒息的咳嗽声。他用拳捶打着后腰,并不时地用漆黑僵硬的手指揉揉红肿的眼睛,喘了口气,又凑向炭窑。

炭烧好了,雪也停了,老人又驾上炭车准备进城去卖掉。炭车在山路的冰辙中*着,蠕动着。“吱呀呀,吱呀呀”,在这撕心裂肺的牛车*声中,老人时而在车上蜷缩着, 时而在前拚命地拉着牛缓绳。肆虐的寒风卷起地上的雪花,无情地抛向他。“好冷啊!”他默念着,又不时地看看那撑满牛车的乌黑的炭。 他盘算着,盘算着它的价钱,盘算着回来时给家里带的东西。 吹在他脸上的雪化了,木然的眼睛动了,深深的皱纹舒展些了。

时至晌午,老人才将一车木炭拉到城门口,这时已是牛困人饥了。他瘫坐在车上,两眼打量着,搜寻着给个好价钱的买主。 突然两匹高头大马踏雪停在老人面前, 马蹄溅起的雪水抛了老人一身一脸:“这车炭皇宫要了,赶快送进宫去!”老人顿时惊呆了,一下子从牛车上滚了下来, 跪在泥水里,死死拽住牛缰绳,向两位宫吏苦苦哀求道:“求求您了, 我一家老小还靠这车炭吃饭呢!不然,都得饿死!”宫吏手拿文书, 厉声呵斥道:“皇上有令,征这一车炭,别不知趣!”说罢,把老人推倒在地, 拉过牛车进城去了。

卖炭老人无力地跌坐在雪地里。他披星戴月, 风餐露宿地烧好这一车炭就这样白白地葬送了。老人椎心泣血,悲愤填膺,但又无能为力。 他颤抖着,叹息着,刻满皱纹的脸抽搐着。

牛车从宫门里牵了出来,一块鲜红的绫绡系在牛头上。车空了,老人的心也空了。

“吱呀,吱呀”,在空旷的山野里,牛车*着,蠕动着。

雪是那样的白。炭车是那样的黑。绫绡是那样的红。

感悟:

本文的这种改写,无需重新确立中心, 也不用对提供的材料加以筛选取舍,只是将诗歌改写成记叙文,完成文体上的改动。本文成功的改写, 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改写时依据原诗丰富的内涵, 安排出合理的情节作具体的记叙和描写。 小作者紧扣题意和要点, 以浓墨重彩描绘出几幅鲜明的画面:南山采薪,负薪行路,冒烟烧炭,卖炭路上,宫吏抢炭,车空牛归。 这几幅画面生动有力地揭示出老人外貌形象的“可怜”,生活境遇的“贫苦”, 黄衣使者的“暴戾”,卖炭结果的“悲惨”,既紧扣了文题要求, 也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作者的语言洗练、生动,遣词造句有功底,有表现力。 如“一辆炭车在山路的冰辙中*着,蠕动着”虽不是直接写卖炭老人, 却突出了老人的遭遇和不幸,收到了特殊的效果。

结尾也很有特色“吱呀,吱呀”的牛车是写“声”,“雪白, 炭黑,凌红”又写出了“色”,意境深远,余味无穷。

初学改写者不妨先做这样的训练。

[例文三]

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

原文: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改写文:

   寻隐者不遇

佚名

昨夜一场春雨,浇得柳树更加葱绿。早晨,风停了,贾岛贪婪地吮吸着清新空气,兴致勃勃地去拜访他的老朋友。

快到中午时,贾岛高兴地见到老朋友的家了。只见不远处的绿树丛中露出草房的一角。门前一株高大挺拔的古松下,一个童子举着一根竹竿追赶着一群老母鸡。贾岛紧走几步,上前问道:“小师傅,你的师傅在家吗?”

童子听见问声,急忙停了下来,那圆圆的脸蛋红通通的,胸脯一起一伏的。他歪着脑袋,上上下下把贾岛打量了一番,才略显紧张地答道:“师傅?他采药去了!”

“什么?采药去了?”贾岛急得叫嚷起来。

童子诚恳地说:“是嘛,没骗你,是采药去了!”

贾岛不安地拍拍童子的肩膀,焦急而又无可奈何地问:“你师傅到哪里采药去了呢?”

童子见他那着急的样子,笑着指对面那高大险峻的巍巍大山说:“他就在那座山里!”

贾岛顺着童子的手望去,只见对面山上雾来时,缭绕山间, 像天上仙境;雾去时,变幻莫测,像海市蜃楼;雾浓时, 宛如奇峰罩上了一幅纬帐;雾稀时,真像给大山披上了一层轻纱。大山上虚幻缥缈。童子也说不准师傅的具体去向啊!

“唉!”贾岛只好摇摇头,叹了一口气,扔掉手中那朵好花,怏怏不快地向山下走去。这时,古松也好像被感动了,一动不动地呆立着,目送着多情的老朋友慢慢地,慢慢地向山下走去。寂静的山路上,贾岛喃喃念道:“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感悟:

诗歌的改写,较之文言文的改写要难。因为诗歌结构跳跃, 语言凝练,在人物刻画、情节发展和环境描写上都有很大的限制。这篇改写习作, 较好地掌握了诗歌改写的方法,改得很成功,给我们很多启示。 首先,小作者根据原诗有限的几个诗句,通过想象和联想, 补充出细腻生动的场面和细节,丰富了故事情节。其次,改后的文体符合记叙文的文体特征。 诗

强调的是集中、凝练、有音乐色彩,而记叙文则强调的是要素、中心、 呼应等,改写者注意到了这些变化,把握得比较准。

「例文四」

要求:把下面这首诗改写成记叙文。

(1)根据原诗展开合理的想象,适当增补内容;

(2)在记叙中运用议论或抒情的表达方法。

原文:

眼 睛

晨晖洒满的汽车站上,

一个男孩在仰首翘望。

他从车上迎下来一个戴墨镜的叔叔,

亲热地让他扶着自己的肩膀。

拐弯抹角把叔叔送进盲人工厂,

他又脚步匆匆跑进自己的课堂。

当天边第一颗星星刚刚闪亮,

小男孩又伫立在工厂门旁。

严冬,他踮着脚尖给叔叔挡风,

酷暑,他满脸淌汗给叔叔扇凉。

叔叔阿姨们不住夸他友爱,

老奶奶关心地把他询问:

“看样子这盲人是你的哥哥?”

“不,他比哥哥还要亲!”

“那他是你爸爸?”

“不,我对他比对父亲更尊敬。

他用鲜血染红了我的领巾,

负伤后又用劳动保卫和平。

从前,他是一位志愿军战士,

现在,我是他的眼睛!”

改写文:

   眼 睛

佚名

每天清晨,在洒满阳光的2路公共汽车站上,人们总会看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戴着红领巾,背着黄书包,圆圆的脸上充满稚气。每天他从车上接下一位盲人,把盲人送到工厂里, 然后他才蹦蹦跳跳地往学校赶去。晚上,他又会扶着盲人准时来到车站,把盲人送上车。

“小男孩是谁?那个盲人是他什么人?”人们不禁要问。

原来,这个男孩名叫王小明,今年12岁, 是第二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学生。他德、智、体全面发展,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

前年秋天,学校请附近盲人工厂的张叔叔作报告。 当小明听到张叔叔虽然在抗美援朝中失去了双眼,但他不要组织照顾,克服重重困难,在盲人工厂为国家做出了很大贡献时,他被深深地感动了。会后,他默默地想到:张叔叔双目失明还为国家作贡献,他多好啊! 我要是每天接送他上下班,不就帮他克服一些困难了吗?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家长和老师, 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从此,他每天早早起床,吃过早饭就跑到车站。 把张叔叔送到厂里后,他才向学校走去。

晚上,他又早早地守候在盲人工厂门口,把张叔叔送到车站,他才回家。

不论数九寒天,还是烈日炎炎,他从不间断。盛夏,他为叔叔擦汗;雨中,他为张叔叔打伞......

去年夏天的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突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吃过早饭,他不等雨停就拿伞往外跑。妈妈心疼儿子,就一把拉住他说:“小明,今天别去啦!外面下这么大的雨,张叔叔恐怕也不能去上班。”小明听了,把脑袋一歪,说:“那可不行,我一定得去。再说,张叔叔一心为公,一定会去上班的,您就放心吧。”说完,挣脱了妈妈的手,调皮地做了个鬼脸,跑出门去,转眼就消失在风雨中。妈妈站在门口,望着小明远去的背影,自言自语地说:“孩子长大了!”

就这样,小明两年如一日,坚持送张叔叔上下班。他的事迹受到了人们的赞扬。

一位不知情的老奶奶好奇地问小明:“这个盲人是你的哥哥? ”小明回答:“不,他比哥哥还要亲!”“那,他是你爸爸? ”“我对他比对爸爸更尊敬!”“那他是你什么人?”“他从前是个光荣的志愿军战士,为保卫祖国流血流汗;如今是一位工人,又在为祖国建设作贡献。 从前他失去了眼睛,如今我要做他的眼睛。”小明有力地回答,博得了周围人的一片热烈的掌声。

感悟:

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塑造了一个关心热爱志愿军战士, 并以实际行动向“最可爱的人”学习少年形象。这篇改写,启示我们改写诗歌,要做到:(一)要根据诗中的情节展开充分合理的想象。 本文对诗中的小男孩的外貌、年龄等基本情况先作了交待, 再详细介绍他两年如一日地做张叔叔的“眼睛”的事迹,特别是暴雨送伞一事的描写, 有力地突出了人物的思想品质。这些想象合情合理,内容丰富。(二)改后的文体符合记叙文的文体要求。文中运用倒叙手法,把情节的起因、经过、结果都交代得清楚、明白。这些都值得我们一学。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