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生卒年约619年至687年。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他是初唐四杰的代表人物,是四杰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也出身最为寒微的一个。初唐四杰中,卢照邻出身望族,杨炯一家都是朝廷高官,王勃是隋末大学者王通的孙子,而骆宾王,他的父亲仅仅是青州博昌县(今山东省博兴县)的小小县令。
少年的骆宾王,因为7岁的时一首《咏鹅》早已名扬天下,被誉为“神童”。大家一定认为,这样的神童后来一定官运亨通、飞黄腾达吧?答案是:并没有。
他的父亲在他少年时期就去世,骆宾王在窘困中度过了他的少年时光。30岁左右,他成为道王李元庆府里一个小管事的。李元庆身份可是显赫啊,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异母弟弟,是当朝皇帝李治的叔叔。按理说,这么有才的骆宾王跟着这么硬的后台,应该一路高升啊。答案是:并没有。
有一天,道王叫他写篇文章说说自己的才能,他认为自己的才能居然要写文章来炫耀,这是一件很耻辱的事,就不肯写,所以升迁的路就被他自己给堵死啦。
兜兜转转,骆宾王一直是个九品芝麻官儿。官儿虽小,可是他眼光很高,性格很直,总是看不惯官场里那些表面含笑暗里捅刀的人,他还把他的看不惯形于色,表于言。终于,别人对他暗地里捅刀子了,他的九品芝麻官也被免了,只好到西域从军。
有人奇怪,一个文人从军,他能干什么呢?笔杆子就是他的武器啊!从军期间,军中檄文大多都是骆宾王写的。有同学问:“檄文是什么文?”就是打仗前征讨敌人的文章,就是写敌军怎么怎么坏,我们要把敌军打败。你可别小看他的檄文,抵得上雄兵十万啊。就这样骆宾王在军旅中度过了十二载光阴,用他的笔杆子保卫祖国的边疆。直到公元678年,骆宾王大概四十岁的时候,才又被重新调回长安。
当他回到长安时,江山仍然是李家的江山,指点江山人却不是李家的人,而是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则天。
在封建社会,皇权至高无上,谁都不能有非分之想,更何况是指点江山?尽管当时高宗生病不理政事,尽管李家的皇子们都无能,皇孙们都年幼,尽管武则天完全有能力当个好皇帝,但是在传统观念里,女人怎么可以在朝堂上指点江山呢!这不是牝鸡司晨吗?你母鸡抢了公鸡的活儿,跑去打鸣:“喔喔喔,天亮了。”你说,你一只母鸡这么能干,既能生蛋,还能打鸣,你让公鸡干啥呢?你让公鸡的面子往哪儿搁呢?于是公鸡们不干了,哦不,朝臣们都不干了,纷纷指责、反对武则天。
性格耿直又观念传统的骆宾王,更是无法接受。当时骆宾王年近花甲,意外的是他居然升官儿了,成为一个六品侍御史。侍御史,相当于现在的检查官,负责维护好国家的法律制度。可是当时最大的不遵守法度的人是武则天啊。于是他多次上疏论事,讽刺武则天篡cuàn位谋权。
尽管武则天非常赏识他的才能,但发现骆宾王的才能不能为她所用,反而要反对她,成为她当皇帝路上的绊脚石,于是武氏集团的人对骆宾王动手了。他们买通了骆宾王曾经的同事,诬陷他贪赃,就这样把骆宾王整到监狱里去了。
狱里的骆宾王听到外面寒蝉凄切的叫声,想到自己的遭遇,又悲痛又气愤,于是写下了这篇《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西陆,太阳行到西方白道时,正是秋天,所以西陆指的就是秋天。那为啥不直接写秋天,而要写西陆呢?是为了与后面的“南冠”相对。南冠有个典故:有个叫钟仪的楚国人被俘虏投入监狱,他还是戴着楚国的帽子。冠,就是帽子,楚国在南方,所以后来用南冠代指囚徒。这句大意是:秋天的寒蝉鸣叫个不停,听着寒蝉鸣叫,狱中囚徒的愁思愈发深了。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不堪是受不了的意思,玄是黑色,鬓是耳旁的头发。玄鬓本来是古代女人梳在两边的发式,很薄,像翅膀。这里的玄鬓影指的是蝉的翅膀。这联的大意是:蝉啊,你在窗外抖动着翅膀,对着白头的我叫得那么凄惨,让本来就悲伤的我怎么受得了啊。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秋天的霜露让你的翅膀更加沉重,难以振翅高飞;冷风呼啸而起,你的吟唱也被淹没在这狂风之中。这里蝉的境遇跟骆宾王的境遇多相似啊。露重,让蝉飞难进。世事艰难,也让骆宾王寸步难行。风多,淹没了蝉的鸣唱。当权者只手遮天,让骆宾王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高洁是清高洁白。古人认为蝉栖息在高高的树上,饮用露水,是高洁之物。所以蝉在古诗中也用来形容高尚清白的品行。予,是我的意思。这句话的大意是:没有人相信你栖高饮露的高洁,也没有谁能相信我的清白,代我表述我内心的沉冤啊!
一个是被困霜露的秋日寒蝉,一个身陷囹圄líng yǔ的失意之人,在这首诗里相遇,在这首诗惺惺相惜。
骆宾王在狱中还写了几首诗,这些诗稿被他的朋友带出狱,被世人所知,在大家的努力下,他终于得到赦免。这时的他,早已对朝廷失去信心,心痛地离开。
出狱那一年的冬季,骆宾王辗转到河北一带,想再次投身军旅以报效国家。当他来到易水时,想到当年的勇士荆轲,写下了《于易水送别》这首诗。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荆轲当年就在这条易水边辞别燕太子丹,怒发冲冠地去秦国。这里的壮士是荆轲,他去刺秦始皇,结果失败丧命。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昔日的英雄再没有回来,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凉。一个“寒”字道出了骆宾王心中的苦闷,也道出了他与荆轲这个悲壮人物的共鸣。
荆轲的命运与骆宾王是否有相似之处呢?答案是:有的。
很快传来两个消息。一个是武则天废唐中宗自立为皇帝;另一个是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叛。骆宾王毫不犹豫,像当年的荆轲赴秦一样直奔扬州,想与徐敬业一起推翻武则天,把母鸡干得还不错的事儿抢回来还给公鸡,哦不,把武则天的江山夺回来还给李家。于是骆宾王又一次提起他的笔,以笔代刀,把他对国家的一腔热血、对武则天的全部憎恨、对数年来沧桑岁月的所有积怨全部凝聚在笔端,写下了名动天下的《代徐敬业讨武曌檄》。这篇檄文慷慨激昂,气吞山河,可抵十万雄兵啊。可惜徐敬业配不上这篇檄文,因为他用兵错误,兵败被*。
骆宾王呢?不知去向,有人说他也被*,有人说他逃亡做了一个和尚。真相是什么?只有骆宾王知道,或者,我们问问树上的寒蝉,它也许知道?
(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谬误,敬请指正。)